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胶州

胶州

①北魏永安二年 (529) 置,治所在东武县(今山东诸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诸城、高密、安丘、胶州、胶南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名密州。

②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,属益都路。治所在胶西县 (今山东胶州市)。辖胶西、即墨、高密三县。明洪武初,以州治胶西县省入。九年 (1376) 属莱州府。清光绪三十年 (1904) 升为直隶州,属山东省。1913年改为胶县。


(1)北魏永安二年(529年)析青州置,治东武县(今山东诸城市)。因境有胶水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以西,汶河、潍河以东地区。隋开皇五年(585年)改为密州。(2)蒙古太祖二十二年(1227年)置,治胶西县(今山东胶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即墨、青岛、胶州、高密等市地。明洪武初省胶西县入州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省州为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拉岁宗

    又作拉绥宗、拉索勒宗、塔克博拉索勒宗。即拉巴随。治所在今西藏加查县西南拉绥。“拉岁”,藏语意为敬神。

  • 中和山

    在今云南马龙县西南四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马龙州:中和山“在州西南四十五里。其山发自宜良,蜿蜒起伏, 至此结为二峰,前后突兀,左右有层峦环列, 曲涧回绕,又有仙人洞、五龙潭诸胜。上有平田可十顷,

  • 丰京

    又称丰。亦作酆。与镐京同为西周都城。在今陕西长安县西沣河西岸客省庄、张家坡、马王村一带西周遗址范围内。周文王伐崇侯虎自岐迁此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既伐于崇,作邑于丰。”周武王迁都镐京,丰京遂成

  • 恩羊渡

    亦作恩阳渡。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六十里恩阳镇。为通仪陇县孔道。清道光 《保宁府志》 卷10巴州: 恩阳渡 “在州西六十里”。

  • 大拔砦

    北宋置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陂山

    即坡山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隅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陂山“在南海县城内西南隅。高三四丈,其阳有穗石洞。相传五羊仙人持谷穗至此化为石, 因名”。

  • 平乐观

    又名平乐馆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:中平五年(188)十月,灵帝“耀兵于平乐观”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谷水又南径平乐观东。”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。”《文

  • 重固镇

    本作重固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十八里重固镇。清光绪 《青浦县志》 卷2: 重固镇 “相传宋韩蕲王掩军士骸骨处,故名。后人去鬼为重固”。在上海市青浦区东北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
  • 信义水

    又名窦江。即今广东高州市北之窦江。《九域志》 卷9: 高州信宜县有信义水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》: 窦江,“ 《九域志》: 信宜县有信义水即此”。

  • 关河

    一名官河。在今山西偏关县中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河曲县:关河“源出朔州界,流经偏头关,西北入黄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