羚羊洞
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: “羚羊洞在司 (治今县西南官厅) 北。中产矿炼银。其高耸处,有羚羊飞石层积,人不可到。”
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: “羚羊洞在司 (治今县西南官厅) 北。中产矿炼银。其高耸处,有羚羊飞石层积,人不可到。”
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隅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》:大云禅寺“在临汾县城内安道坊。唐贞观中建。俗名铁佛寺。内有大铁佛,头上建浮图”。②在今山东青州市南云门山麓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二》:“旧在云门山后,明景泰
①明置,属宁夏中卫。即今宁夏中卫县西南常乐镇。后废。②一作长乐堡。即今陕西榆林市东常乐堡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二》: 常乐堡,“明成化初,巡抚卢祥于今堡南二十里创筑。弘治二年,巡抚刘忠因其地沙积无水,徙
①即钟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。《初学记》 卷8引 《丹阳记》 注: “蒋子文为秣陵尉,自言己将死,当为神。后为贼所杀,……孙权发使封子文而为都中侯,立庙钟山,因改为蒋山。” 《南齐书·崔慧景传》:
一作社管镇。金置,属卢氏县。在今河南卢氏县北四十二里杜关镇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建中二年 (781) 置,治所在宋州 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兴元元年 (784)徙治汴州 (今河南开封市)。辖境屡有变动,长期领有汴、宋、亳、颍四州,相当今河南封丘、开封市、尉氏、柘城
即同官峡。在今广东阳山县南。唐韩愈有《游同冠峡》诗。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。俗名晾纱峡,又名同官峡。唐韩愈有《同冠峡》诗。
亦作潾水县。南朝梁大同三年(537)置,寄治邻州城(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)。《寰宇记》卷138渠州邻水县:“因彼州(邻)水以名之。”隋开皇元年(581),“自州城移于岳池溪”(今四川邻水县北二十九里)。
即今河南鹿邑县西北阳湖口乡。清光绪《鹿邑县志》卷3《市集》:“阳湖口集,去城三十里。”
①在今广东惠来县西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海宁县“有龙溪山”。《元和志》卷34潮阳县:龙溪山“今名海宁岭,在县西南一百七十里”。②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3贺州:龙溪山“在富川县北。距
亦作阿思簇长官司。明宣德十年(1435)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大寨乡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“四川巡按等奏:松潘卫所辖阿用等寨蛮寇,拥众万余,伤败官军,请讨之。”即此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