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礼贤镇

礼贤镇

北宋置,属江山县。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三十六里礼贤镇。南宋咸淳三年(1267)至元至元十三年(1276)为礼贤县治。


在北京市大兴区南部。面积92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礼贤,人口 3680。辽已成村,取“礼贤下士”之意,名礼贤。元、明曾为礼贤社,清为礼贤镇。1956年设礼贤乡。1958年属安定公社,1961年析置礼贤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90年置镇。2000年大辛庄乡并入。为市重要粮食、蔬菜产地。特产“七月鲜”桃和礼贤瓜子。有印染、汽车配件、电镀等厂。京开高速公路和青礼、大礼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礼贤清真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潇山

    在今湖南道县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道州 “宣山” 条下: 潇山 “俯临大道。山下出泉,引流溉田”。

  • 黄草关

    ①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二》: “昌乐县东南方山之东,亦有黄草关。今名……小岩口。”②在今山东五莲县东,九仙山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诸城县 “九仙山” 条: “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

  • 马宁镇

   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六十五里马宁圩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广东省怀集县西北部。面积58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宁圩,人口1020。相传明洪武年间称马营,即拴马匹的地方。清改马凝,1920年改为马

  • 白莲潭

    应为今北京市北海、什刹海、积水潭等湖泊的前身。《金史·河渠志》 载:“金都于燕,东去潞水五十里,故为闸以节高良河、白莲潭诸水,以通山东、河北之粟。”

  • 白漠

   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、四王子旗、察哈尔右翼后旗北部一带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登国五年(390),“冬十月,迁云中,讨高车豆陈部于狼山,破之。……(十二月)帝还次白漠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

  • 绵上县

   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源县北部析置,属太岳区。治绵上 (今山西沁源县西北)。1945年12月撤销,并入沁源县。(1)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山西省沁源县北,属西河郡。北宋庆历六年(

  • 狄䝠戎

    即翟䝠之戎。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四十二里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·羌无弋爰剑传》:“至爰剑曾孙忍时,秦献公初立,欲复穆公之迹,兵临渭首,灭狄䝠戎。”

  • 南洋河

    即古雁门水。今河北洋河上源之一。源于山西阳高县南,东北流至河北怀安县东入洋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宣化府》: 南洋河 “在怀安县西。自山西天镇界流入,经柴沟堡西南五里,又东入东洋河”。

  • 纳坝紫江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顺元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修文县东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修文县东北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后废。

  • 达里带石堡子

    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县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边堡“东北自达里带石堡子至鹤五河地分,临潢路自鹤五河堡子至撒里乃, 皆取直列置堡戍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北前七家子村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