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洞镇

石洞镇

①北宋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北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蓬溪县:石洞镇“在县北三十里”。

②即今四川泸县西北石洞镇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卷2:石洞镇场在“州西北三十里”。民国《泸县志》卷1:石洞镇场“以场后石洞得名。距城二十五里”。


(1)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北部。面积66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洞,人口 4350。以天然石洞得名,于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建。1950年置石洞镇,1958年为红旗公社,1980年复置石洞镇。1992年双嘉、永寿二乡并入。产稻、油菜籽、梨、柑橘、蚕茧等。有变压器、酿酒、翻胎、编织、砂石、粮油加工等厂。为区境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泸隆、泸荣公路经此。有烈士陵园。(2)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中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,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洞场,人口 2860。因清乾隆年间在白安河上建成多孔石板平桥,得名。1950年为石洞乡,1958年为公社,1983年改乡。1992年石洞、永宁二乡合并置石洞镇。产棉花、油菜籽、辣椒。有织布、酿酒、采煤等厂矿。为物资集散交易中心。东永、东保公路经此。(3)在贵州省天柱县西南部。面积198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洞街,人口980。1953年建石洞乡。1961年建石洞公社。1969年水洞、都岭二公社并入。1970年二公社析出复建置。1984年改为镇。1992年水洞、黄桥、都岭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松、杉等。高水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鲁班场

    即今贵州仁怀县西南鲁班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 卷6仁怀县: 鲁班场在 “城西四十里”。

  • 黄连溪

    ①在今湖南新化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新化县: 黄连溪在 “县北二十里”。②即今湖北恩施市南芭蕉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施州卫: 黄连溪在 “卫南三十里。一名芭蕉溪。卫西南二十里又有朱砂溪合焉,经天

  • 朔平府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治所在右玉县(今山西右玉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朔州市与左云、右玉以及内蒙古凉城、卓资县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置,治右玉县(今属山西)。属山西省。辖境约当

  • 赤竹山

    在今湖南黔阳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1沅州:赤竹山“在江安寨东六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黔阳县“金龙山”条下:“赤竹山在县(治今黔城镇)东百四十里。冈陇盘纡,多赤竹。”

  • 君阳山

    又作军阳山。在今江西弋阳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军阳山“在弋阳县南三十里。《县志》:唐贞元中产银铁,乾符后不复产。亦名君阳,唐李翔有《信州君阳山》诗”。古山名。又称军阳山。在今江西省弋阳县南。唐

  • 罗星塔

   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五十里罗星山上。宋柳七娘建。据明王应山 《闽都记》 卷12: “罗星塔屹立江心,镇会城水口,称罗星云。俗呼磨心,以在水中央也。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。七娘,岭南李氏女,有色。里豪某夺之,

  • 孛罗埚

    亦名孛罗铺。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大石桥市博洛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《盖州卫图》:卫东北有孛罗埚山墩。

  • 西团

   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西团镇。旧属东台县。清嘉庆《东台县志》卷8:县北“八十里团曰西团(今草堰场商垣移设在此)”。

  • 古模村

   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围定镇西北古模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罗定州:建水巡司“治建水乡,后迁县东南古模村,又迁高要县白坭村,寻复还白模”。在今广东省罗定市东。明初于此置建水巡检司。

  • 严市关

    北宋置,在今福建德化县西。北宋置,在今福建省德化县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