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深渡

深渡

①即今安徽歙县东四十五里深渡镇。以新安江深潭渡口为名。宋置深渡寨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歙县: 深渡 “在县东一百一十里,与睦州分界。从新安江上,崇山峻流,爽气尤异。欲到州界,峰峦掩映,状若云屏,实百城之襟带”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
②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三十五里大小漫山间之嘉陵江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唐同光三年 (925),前蜀后主王衍将游秦州,至利州,闻唐兵将至,“以随驾清道指挥使王宗勋、王宗俨、兼侍中王宗昱为三招讨,将兵三万逆战。从驾兵自绵、汉至深渡千里相属,皆怨愤”。胡三省注: “深渡在利州绵谷县北大漫天、小漫天之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泉铺

    即今四川乐至县西北香泉乡。西接简阳界。清光绪 《乐至县志》 卷1: 光绪九年 (1883) 设场市,“距城三十八里。……旧名朝阳店”。

  • 可昙县

    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属和仁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。北周废。

  • 朝那湫

    即湫渊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8固原州: 朝那湫 “有二: 一在旧县东十五里; 一在旧县东北三十里,俱出山间,土人谓之东海、西海。二水相合,方四十里,水停不流,冬夏不增减,两岸不生草木

  • 阶坑

    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一百二十里,北接绩溪,东接浙江临安县界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赤乌十三年(250),“废太子和,处故鄣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阶坑“在歙县东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志》云:即吴废太子

  • 龙泉窑

    在今浙江龙泉县南九十里大窑等处。为宋代著名瓷窑。创始于五代,至南宋鼎盛。清中期转衰。

  • 迁隆州

    南宋改迁隆镇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。元属思明路。明洪武初降为迁隆峒。南宋以迁隆镇改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。明初降为迁隆峒。

  • 昭德镇

    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改昭德县置,属滏阳县。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降昭德县置,即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临水。属滏阳县。

  • 宾瞳龙国

    亦作奔陁浪、宾陀罗、宾头狼、宾同陇、宾瞳胧、宾陁陵、宾童龙。故址在今越南中部之藩朗。为古代中西海上交通之要地。南宋赵汝适 《诸蕃志》 卷上: “宾瞳龙国,地主首饰衣服与占城同。以葵盖屋,木作栅护,岁贡

  • 观音场

    ①在今四川内江市东五十里高山乡。清道光《内江县志要》卷1:观音场在“东五十里”。②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。清同治《续修罗江县志》卷3:观音场在“县(今罗江镇)北二十里”。③即今四川三台县西之西平镇。民国《

  • 冈门镇

    ①清置,属盐城县。即今江苏盐城市西龙冈镇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冈门镇“盐城县西十八里。旧置税课司,今裁”。②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合江县:冈门镇“在县南。路通遵义。万历中,杨应龙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