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福山
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09天河县: 植福山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山势高耸,绵亘数里,县之镇山”。
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09天河县: 植福山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山势高耸,绵亘数里,县之镇山”。
即今湖南澧县西北三十三里大堰垱镇。民国《澧县县志》卷3《商埠》:大堰垱“离城三十里,最繁盛”。
北宋置羁縻州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真阳县:石塘陂“东汉永平五年,汝南太守鲍昱甃石堰水,灌田数百顷。今堙”。在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北。《后汉书·鲍昱传》:东汉永平五年(62年)汝南太守鲍昱以郡多陂
北宋置,属温泉县。即今山西交口县西北水头村。
北宋元符二年 (1099) 置,属晋宁军。在今陕西佳县西北一百里。后废。
即下查埠塘。今湖北仙桃市东三十里下查埠镇。明嘉靖《沔州志》卷6:下渣“东一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涪陵市北长江中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江水 “于黄石, 东为铜柱滩”。 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东汉建武十一年 (35),“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”。李贤注谓即涪州涪陵县之黄石
在今山东高密市北。《水经·胶水注》:“胶水之左为泽渚,东北百许里谓之夷安潭,潭周四十里,亦潍水枝津之所注也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1高密县:“夷安泽,在县北二十里,周回四十里,多麋鹿蒲苇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
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6嘉定府: 锦江山 “在龙游县北四十里。江自成都此山下瞰如带,因名。锦江山巅旧有太白亭”。
即今安徽淮河支流北淝河。源出自今安徽涡阳县龙山西北,东南流经蒙城、怀远及蚌埠市北,至五河县西南入淮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怀远县:“淮水经两山峡间,有北肥水入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