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棉津汛

棉津汛

即今江西万安县南棉津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7: 吉安府万安县南有棉津汛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召渠

    在今河南唐河县西。《汉书·召信臣传》:召信臣为南阳太守,“行视郡中水泉,开通沟渎,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,以广溉灌,岁岁增加,多至三万顷,民得其利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唐县:召渠“宋嘉祐二年,唐州守赵尚宽

  • 平阿侯国

    西汉河平二年(前27)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六十里平阿山下。东汉改为平阿县。西汉成帝河平二年(前27年)置,治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。东汉改为县。

  • 巴青宗

    又名何巴青。亦作巴庆宗。在今西藏巴青县西北。藏语意为大牦牛帐篷。1960年改设巴青县,驻拉西乡。即“巴庆宗”。

  • 鄀县

    三国魏改鄀国置,属襄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南朝宋为冯翊侨郡。北周废。隋复置,属襄阳郡。唐初废。古县名。鄀,又作若。秦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。属南郡。东汉改为侯国。三国魏复为县。南朝宋、齐、梁

  • 崖县

    1912年改崖州置,属广东琼崖道。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。1952年迁治三亚镇(今三亚市)。1984年改设三亚市。旧县名。1912年改崖州置,治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,1954年迁治三亚。198

  • 大阳三渠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河南府:大阳三渠“在府南十里。旧分洛水以溉田。本一渠,后析为三:中曰中渠、北曰青渠、东曰莽渠,合名大阳”。

  • 下茅墟

    即今广东四会市西北下茆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四会县西北有下茅墟。

  • 浆水镇

   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一百里浆水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邢台县图: 西有浆水镇。在河北省邢台县西部。面积167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曾名上殿,后以浆水川改今名。镇人民政府驻浆水,人口3240。传

  • 小水铺

    即今湖南耒阳市西南二十四里小水铺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耒阳县图:县西南有小水。

  • 铜源坊

    唐铸钱地。在今山西翼城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绛州翼城县有铜源钱坊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》: 蜀山 “在翼城北三十里,相传旧铸钱处,唐铜源监置此”。唐置钱坊,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