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阳山
在今河南卢氏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6卢氏县:朱阳山,“牟山逦迤向县西南,经县界入西石门山,去县一百里。出檀木, 为弓材”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虢州卢氏县“有朱阳山”。
在今河南卢氏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6卢氏县:朱阳山,“牟山逦迤向县西南,经县界入西石门山,去县一百里。出檀木, 为弓材”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虢州卢氏县“有朱阳山”。
①北宋置,属商水县。在今河南商水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陈州府》:谷阳镇“在商水县南,以在谷之阳为名”。②北宋置,属卫真县。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中部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
①在今四川富顺县西北马脑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7富顺监:中岩“在监之西北。唐咸通中,依岩镌大悲佛像。国初,僧自悟架屋三百楹,天圣丁丑赐名普觉院。藏两朝宸翰。康定二年,翰林李淑为之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
五代方镇。楚置。治所在朗州 (今湖南常德市)。北宋初废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唐明宗时置,治郎州(今湖南常德市)。北宋乾德元年(963年)入宋,后废。
在今新疆喀什市。一说在今伽师县东南黑太沁尔古城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》: “疏勒一曰佉沙……王姓裴氏,自号阿摩支,居迦师城。” 安西四镇之一疏勒镇驻此。唐疏勒镇驻地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。一说即今
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之海哈尔河、呼虎尔河。《清一统志·阿噜科尔沁》: 哈喜尔河 “在旗北二百里。源出萨碧尔汉山,南流经库格图山,折而东流,入扎鲁特界”。
在今北京市阜城门外三里河路西侧。为元、明、清游览胜地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玉渊潭“在府西一十里。元郡人丁氏故池,柳堤环抱,景气萧爽,沙禽水鸟多翔其间,为游赏佳丽之所”。今为玉渊潭公园。
北周大象元年(579)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乌突县(今山西临县西南三十五里曹峪坪村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。隋开皇元年(581)改太和郡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置,治乌突县(在今山西省临县西)。辖境
在今江苏宜兴市南三十五里张公山麓,为石灰岩溶洞。《寰宇记》卷92宜兴县:张公山“山巅空穴到底,郭璞注云:阳羡有张公山,洞中南北二堂。故老传云:张道陵居此求仙,因有张公之名,四面水入圻溪”。《舆地纪胜》
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望奎县西南呼兰河中流与通肯河之间。后废。
西汉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靖嘉西龙施。东汉末年废。唐复置,属爱州,唐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东南靖嘉西。属九真郡。东汉后废。唐复置。属爱州。后又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