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渡河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定州》: 普渡河 “在禄劝县之废石旧县东南,即螳螂川下流也。源自云南富民县流入,会掌鸠河之水,入金沙江”。
金沙江支流。在云南省东北部。上源螳螂川出于滇池,北流到富民县以下称普渡河,再向北流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火头田入金沙江。长294千米,流域面积1.12万平方千米。中、下游河流深切,多峡谷,水力资源丰富。建有水电站。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定州》: 普渡河 “在禄劝县之废石旧县东南,即螳螂川下流也。源自云南富民县流入,会掌鸠河之水,入金沙江”。
金沙江支流。在云南省东北部。上源螳螂川出于滇池,北流到富民县以下称普渡河,再向北流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火头田入金沙江。长294千米,流域面积1.12万平方千米。中、下游河流深切,多峡谷,水力资源丰富。建有水电站。
在今贵州独山县南上司乡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独山州丰宁长官司:谷劳砦“在司西南。洪武二十六年,顾成讨丰宁叛苗,藩台、谷劳、摇安诸砦皆近司境”。
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北之安阳。东汉省。西汉鸿嘉二年(前19年),成帝封鲁顷王子永为新阳顷侯,置新阳侯国,治今山东省枣庄市西北。东汉省。
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延庆州 “蟒山寨” 条下: “又有招帖砦,在州北二十里将军山上,皆昔人据险避兵处。《志》 云,州有屯粮堡二,一在城西半里,一在城东二十里,皆元时馈饷储粮之所。”
亦作金泉县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平蜀后于金渊戍置,为金渊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五十里同兴场。隋属蜀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为金水县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四川省金堂县东南同兴场。为金渊
①即壶关山。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 壶口关 “又名壶关山。…… 《府志》: 两峰夹峙而中虚,状如壶口,故名”。②一名平山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“汾水南与平水合,
隋开皇十八(598)改宣汉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39伏虞县:“以界内伏虞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初属蓬州。开元末向西南移至消水河侧(在今仪陇县东八十里)。天宝初属咸
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滨河。北齐时戍守处。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北周建德四年(575),“齐王宪及于翼、李穆等所在克捷,降拔三十余城,皆弃而不守。唯以王药城要害,令仪同三司韩正守之。正寻以城降齐”。在今河南
明洪武八年 (1375) 置,属大同都卫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灰腾梁。次年废。
即今内蒙古公格尔音郭勒。《清一统志·克什克腾》:公姑尔河“在旗(旧驻地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瑞芝乡)西北二百二十里。源出巴彦朱尔克山,西南流,入捕鱼儿海(达里诺尔湖)”。
即淅水上源。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及西峡县境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阳府内乡县: “淅水自卢氏入,径修阳故城,一曰汤河,俗名黄沙五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