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明月峡

明月峡

①一名扇子峡。即今湖北宜昌县西西陵峡东段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3峡州: 明月峡 “在夷陵县。高七百余仞,倚江于崖,面白如月。又如扇,亦曰扇子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夷陵州: 明月峡 “在州西二十里悬崖间,白石状如月”。

②南汉御苑建筑之一。大宝七年 (964) 建,在今广东广州城西。《南海百咏》 称: “于城西辟池百余步,列石甚富,为明月峡、玉液池,其南北曰含珠亭、紫云阁。每岁端午,令宫人竞渡于此。” 宋蒋之奇建为西园,有石屏台。

③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长江明月沱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“ (巴) 郡东枳有明月峡。”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左径明月峡,东至黎乡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36 巴县: “明月峡在县东北八十里。……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广阳州东七里,水南有遮要三槌石,东二里至明月峡,峡首南岸壁高四十丈。其壁有园孔,形若满月,因以为名。”

④亦名朝天峡。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八十里朝天镇南,为嘉陵江所经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有明月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广元县: 嘉陵江 “今有明月峡,在县北八十里。一名朝天峡”。在此有古栈道遗迹。


(1)长江上游峡谷。在重庆市东,紧挨铜锣峡。峡首西岸壁高百余米,其壁有圆孔,形若满月,故名。(2)嘉陵江上游峡谷。在四川、陕西两省边境。长1.85千米。两岸峭壁陡立,风景秀丽。秦汉以后在峡两壁凿栈道,为古代四川、陕西两省间著名的蜀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建安县

    ①东汉建安初分侯官县置,为会稽郡南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市南,松溪南岸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建安县: “以年号为名。” 三国吴为建安郡治。南朝宋元嘉元年 (424) 移治松溪北岸黄华山西 (即

  • 佐隍山

   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佐隍山“高三百余仞,周三十余里。环绕县右,其并峙者曰宝盖山”。

  • 干隧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北四十里阳山下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,……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。”《史记·苏秦传》 《正义》云:“干遂在苏州吴县西北四十余里,万安山西南一里太湖。夫差败于姑苏,禽于

  • 安都郡

    西魏改辅剑郡置,属始州。治所在武连县(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八十里武连镇南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西魏改辅剑郡置,治武连县(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功桥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剑

  • 呼鄂果勒河

    即辉河。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之辉河。

  • 焦湖镇

    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南,临巢湖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无为州巢县: “西南有焦湖巡检司。”

  • 扶城峒

   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扶城峒“领石羊、浆凹、桃林等九砦”。

  • 柏谷坞

    一名百谷坞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四十里。《宋书· 王镇恶传》: 东晋义熙十二年 (416),晋兵伐秦,“破虎牢及柏谷坞”。同书 《王康传》: “司马楚之屯柏谷坞。” 即此。柏,又作百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

  • 纪氏城

    在今河南郏县东北十余里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蓝水“东南流径纪氏城西有层台,谓之纪氏台。《续汉书》曰:‘世祖车驾西征,盗贼群起,郏令冯鲂为贼延裒所攻,力屈。上诣纪氏,群贼自降’。即是处”。

  • 富阳

    即富场。在今香港九龙东部。一说在今广东深圳市西。元 《宋季三朝政要》 卷6: 南宋景炎元年(1276),“景炎帝 (按: 即宋端宗赵昰) 趋于富阳”。阳为场之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