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归义新墟

归义新墟

即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归义镇。民国《岑溪县志》旧分乡地图:东归义乡有新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州府

    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思州宣慰司置,属贵州布政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岑巩、玉屏及铜仁县东南部地。清略有缩小。1913年废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年)改思州宣慰司置,治都坪峩异溪长

  • 石壁砦

    即唐石鼻城。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三十里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南宋绍兴十年(1140),“金人犯凤翔府之石壁砦,吴璘遣统制姚仲等拒却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赵渠

    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商丘县: 赵渠 “在府东南。《志》 云: 即贾鲁所开大河故渎也。自商丘、虞城县而东达萧县至徐州。嘉靖末始北徙。万历初,潘季驯议复开之,以费重而止。二十六年刘东星

  • 合川守捉

    唐置,属鄯州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9鄯州:“合川郡守捉,州南一百八十里。贞观中侯君集置。管兵千人。”后地入吐蕃,废。唐贞观中置,治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南。属鄯州。后地入吐蕃,废

  • 乳泉山

    在今江西乐平市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乐平县: 乳泉山 “在县北六十七里。内有石如砚,山西出乳泉。旧名石砚山,天宝六年敕改乳泉山”。

  • 归州安抚司

    元至元十二年(1275)升归州置,治所秭归县(今湖北秭归县西北旧州河)。十四年(1277)改为归州路。

  • 清水河镇

    即今安徽芜湖县西北四十里清水镇。民国 《芜湖县志》 云: 清水河镇 “即 《旧志》 杨青市,在县东二十里清水河口。自万顷湖开垦后,逐渐繁盛”。《芜湖县地名录》: 清水镇 “因地处青弋江、水阳江汇合口,

  • 石正墟

    即今广东平远县西南石正镇。清设石正墟汛。

  • 知本溪

    在今台湾省台东县南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台东州: “知本溪” 等 “并在州东南,入于海”。

  • 绵江堰

    在今四川广汉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汉州: 绵江堰“在州东。《志》 云: 州境有西水、龙井、天生、粟米、坤江等六十七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