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堈
亦作平冈。即平刚县。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咸和九年(334)“皝遣其司马封弈攻鲜卑木堤于白狼,扬威淑虞攻乌丸悉罗侯于平, 皆斩之”。
亦作平冈。即平刚县。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咸和九年(334)“皝遣其司马封弈攻鲜卑木堤于白狼,扬威淑虞攻乌丸悉罗侯于平, 皆斩之”。
元置,属普定路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为安顺州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普定县西。属普定路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改安顺州。
①即麓台山。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“谒戾之山,其上多松柏,有金玉,沁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……婴侯之水出焉,北流注于祀水。”②又名羊头山。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径》:
1936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宁陵、睢县二县合置,治所即今河南睢县。1937年撤销,复置宁陵、睢县。1936年由宁陵、睢两县合置。治今河南睢县驻地城关镇。1937年裁撤,分别复置宁陵、睢两县。
①东魏天平初置,属阳州。治所在金门县(今河南洛宁县西,洛水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洛宁县及卢氏县。后废。②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义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东魏天平初置,治金门县(今河南宜阳县西南)
①唐东都宫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称: “其天子常朝之所曰宣政殿,殿门曰光范门。宣政之北曰仁寿殿。”②唐长安大明宫第二大殿,龙朔二年 (662) 建。在今陕西西安城北
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上店村。明于此置巡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通州:大通关“在州南张家湾之长店,百货汇集处也。其相近有广利闸提举司及盐场批验所”。
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南仕礼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8雷州:时礼山“在海康县东南八十里。四望之最高者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时礼山,“《旧志》谓之时礼岭。周五里。岩穴深邃。上有泉,岁旱祷雨于此”。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阿西茸乡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洪武二十一年(1388),“朶贡生番则路、南向等引草地生番千余人寇潘州阿昔洞长官司,杀伤人口”。即此。后废
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贝江。为融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融县: 背江在 “县西北十里。《志》 云: 背江之水历石门山,流经罗城县界入柳江,盖即融江支流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背江“其源有
①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东九十里长乐镇。②北宋置,属兴宁县。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东北二里。熙宁四年(1071)升为长乐县。③北宋置,属定远县。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六十里。④明置,属解州。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