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小江

小江

①在今广东澄海市北。宋置小江巡司于此。

②在今广西上思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上思州:小江“在州东南。即源出峨利江之右江也。流经州境,入宣化县界”。

③在今广西浦北县东。源出浦北县北,南流为浦北县与博白县界水,至马口注入南流江(西门江)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合浦县:“廉江在北,一名西门江。自广西博白入,迤西流,右纳小江水。”

④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北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
⑤即今四川云阳县西双江镇。明嘉靖《云阳县志》卷下:“小江渡去县五十里巴阳驿。”民国《云阳县志》卷5:彭溪“南入于江,今曰小江口,古之彭口也。去县西七十五里”。

⑥古名彭溪。又名开江。在今四川开县、云阳县境,为长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云阳县:小江“在县西六十里。源出新宁县界,流经开县,合清江入县境,又西南注于大江。亦谓之开江,对大江而言,谓之小江”。上源为开县东之东河(清江水)和南河(临江),在开县城南汇合南流,纳普里河(垫江),东南于小江口注入长江。


金沙江支流。在云南省东北部。因东川一带称金沙江为大江,相对称此江为小江。源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部清水海,名响水河、功山河;向北流至昆明市东川区境名大白河、小江;至巧家县南部汇入金沙江。长140千米,流域面积3086平方千米。大部分河段成峡谷,沿江泥石流沟发育。支流有晓光河、乌龙河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岭镇

    北宋以故马岭县置,属通远县。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马岭镇。(1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北部、荔浦河支流马岭河北岸。面积143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岭街,人口2900。因地形似马,故名。19

  • 裴村

    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会昌五年 (845),“诏发昭义骑兵五百、步兵千五百戍振武,节度使卢钧出至裴村饯之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潞安府: “裴村在府西北五里。”(1)古地名。在今山

  • 杜阳

    战国秦邑,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招贤镇。《史记·甘茂传》 苏代谓向寿曰:“今公与楚解口地,封小令尹以杜阳。”即此。西汉改置杜阳县。古邑名。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。《史记·甘茂列传》:苏代谓向寿

  • 大茅峡

   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猫儿峡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》 引《元统志》:“栖真洞在巴县西八十里大茅峡内。相传昔茅君升仙于此,故名其峡曰大茅,洞曰栖真。”

  • 滔山监

    北宋熙宁九年 (1076) 置,属岷州。在今甘肃岷县西。铸铁钱。元废。

  • 芙蓉墩

    又名漏罐口。即今江西彭泽县西南芙蓉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宋寿郡

    南朝宋置,属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久隆镇。南朝梁武帝于郡置安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南朝宋置,治宋寿县(今广西钦州市东北钦江西北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一带。隋开皇中

  • 越裳县

    ①唐武德初改越常县置,五年 (622) 为明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附近。贞观十三年 (639) 属智州,后属驩州。后废。②亦作越常县。五代梁开平元年 (907) 改茂名县置,为潘州治。治所即

  • 讨来河

    一名洮赉河。即今甘肃西部陶勒河、北大河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讨来河“在州南。下游合张掖河,即古呼蚕水也”。

  • 铁里 (裹) 门

    一作铁裹门。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镇门堡北。《国榷》: 嘉靖二十四年 (1545) 八月,俺答入犯大同中路,“总督翁万达以故总兵张达将右,战铁里门”,俺答败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