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邑县

安邑县

①秦置,为河东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分置南、北安邑县。

②东晋咸康三年(337)侨置,属南河东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公安县境。南朝宋孝建二年(455)废。

③隋改南安邑县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十里安邑。唐属河中府。北宋属解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15年移治今运城市,1918年复还旧治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55年又移治今运城市。1958年与解虞县及临猗、永济两县的部分地区合设运城县,1983年改设运城市。境内有盐池,历来为我国著名产盐区。


(1)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夏县西北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,“前将军邓禹击更始定国公王匡于安邑,大破之”,即此。秦、汉、魏、晋皆为河东郡治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改为北安邑县。(2)古旧县名。隋改南安邑县置,治今山西省运城市东北安邑。先后为虞州、安邑郡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二年(619年),尉迟敬德、寻相“潜行精骑援王行木于蒲反,(李)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,邀击,大破之”,即此。至德二载(757年)改为虞邑县,大历四年(769年)复旧名。属河中府。五代汉乾祐元年(948年)改属解州,至清因之。1915年迁治今运城市,1916年复还旧治。1958年并入运城县。境内有盐池,历代为著名的产盐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八塘墟

    即今江西南康县北十八塘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8:南康县北有十八塘。

  • 石经洞

    一名藏经洞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。洞七穴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石经洞“在石经山东,隋大业间法师静琬者处此,募缘凿石为板,刻经一藏以传于后。唐贞观初,仅成大涅槃一部,而法师卒。后子孙相

  • 中盘山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中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16引《盘山志》:“古中盘在紫盖、莲花、毗卢三峰之间,相传宝积住静处。”

  • 泉溪市

    即今湖南衡南县 (衡阳市) 东泉溪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: 泉溪市 “在清泉县 (今衡阳市) 东三十里,濒耒水”。

  • 广宗寺

    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建,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南巴润别立镇境内。乾隆二十五年清廷御赐用蒙、汉、满、藏四种文字书写的“广宗寺”匾额。因地处定远营(后改名巴彦浩特)南,俗称南寺。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

  • 崖城河

    亦捱城河。即今甘肃礼县东北燕子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礼县 “平泉河” 条下: “县城东二里为捱城河,以近城而名也。” 光绪 《甘肃新通志》卷7: “源出固城镇野猪山之西,南流经崖城镇合湫山河,至县合

  • 容山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播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湄潭县东。明属播州宣慰司。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省入湄潭县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湄潭县东。属播州宣慰司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湄潭县一带。明万历年间废。

  • 辽曷水

    亦作奄遏下水、昂阿下水。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。南宋史愿《亡辽录》:保大四年(1124),“率诸军乘粘罕之归,出夹山,下渔阳岭,取天德军、东胜、宁远、云内等州,南下武州,遇金人,战于辽曷水,复溃,还

  • 永平村

    在今广西浦北县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。明初于此置永平巡检司。

  • 殽陵

    一作崤陵。即殽山。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六十里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 “殽有二陵焉”。杜注:“犬阜曰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