奎山
在今山东日照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日照县 “丝山” 条: “又县东南二十里有孤奎山,亦曰圭山。” 奎山疑为 “圭山” 之讹。
在今山东日照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日照县 “丝山” 条: “又县东南二十里有孤奎山,亦曰圭山。” 奎山疑为 “圭山” 之讹。
即梓潼庙。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。《明史·礼志四》: “梓潼帝君者,记云: 神姓张名亚子,居蜀七曲山。仕晋战没,人为立庙。唐、宋屡封至英显王。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,故元加号为帝
元置,在今陕西城固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城固县“斗山”条:“明初下汉中, 明昇遣将来攻,徐达驰援,屯益门镇,遣傅友德径趋黑龙江,夜袭木曹关,攻斗山砦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 引《府志》:“北木曹关,
原名郭隆寺,亦曰古隆寺。藏语意即鹰沟。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广慧寺“在西宁县北一百三十里。旧名尔郭隆寺。本朝雍正四年赐额佑宁寺。乾隆十四年御书真如权应扁额。三十五年赐
在今湖北阳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兴国州“三角山”条下:“大坡山,在州东五十里。旁有石楼,崭然拔出众山。里人于此造茶,名‘坡山凤髓’。有大坡洞。”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 大坡山“《州志》:东坡谪黄州
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东乡五路安抚司:杨平山在“司东二里”。
北宋置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境。后废。
蒙元前期合罕夏季行官,地名月儿灭怯土。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百余里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 六年 (1256) “夏四月,驻跸塔密儿。五月,幸昔剌兀鲁朵”。《史集》: 窝阔台合罕夏季驻月儿灭怯土,于此建一大
1913年依前杭嘉湖道改置,属浙江省。治杭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昱岭、分水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、杭州湾以北地区及富春江南岸富阳东部地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以清末杭嘉湖道区域置,治
在今吉林珲春市北、汪清县东南磨盘山一带。《明孝宗实录》 卷197: 弘治十六年 (1503),“阿速江卫并埇坎、苏分地面野人……俱欲朝贡”。即此。
也称漳厦铁路。自今福建厦门市西嵩屿,西至龙溪县 (即漳州) 止。全长45公里。清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开工,宣统二年 (1910) 完成嵩屿至江东桥段长28公里。其余因资金不足,工事停顿。1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