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赕
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治所在广荡城(今缅甸葡萄)。辖境约当今缅甸坎底坝子一带。
南诏置。确址不详,一说今缅甸密支那以北,迈立开江以西,龙板城一带平原。《蛮书·山川江源》:“过金宝城以北大赕,周回百余里,悉皆野蛮,无君长也。地有瘴毒,河赕人至彼中瘴者,十有八九死。阁罗凤尝使领军将于大赕中筑城,管制野蛮。不逾周岁,死者过半。遂罢弃,不复往来。”
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治所在广荡城(今缅甸葡萄)。辖境约当今缅甸坎底坝子一带。
南诏置。确址不详,一说今缅甸密支那以北,迈立开江以西,龙板城一带平原。《蛮书·山川江源》:“过金宝城以北大赕,周回百余里,悉皆野蛮,无君长也。地有瘴毒,河赕人至彼中瘴者,十有八九死。阁罗凤尝使领军将于大赕中筑城,管制野蛮。不逾周岁,死者过半。遂罢弃,不复往来。”
①北宋雍熙四年 (987) 改下博县置,为深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废。②元大德九年 (1305) 置,为静安路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古
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南八十里暖里。清有外委把总驻守。
①即今福建清流县之九龙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清流县: 清溪 “在县城北。其上源即宁化县之大溪也。流经县西北高地岭,萦回五十里,澄清如练,南至县治西南,绕城环抱三折,经渔沧潭,下九龙滩入延平府永安县界”
在今江苏六合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六合县: 滁口山 “在县南十八里。山下临滁河,其相对者曰城子山”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顺天府三》: 沮阳城 “在昌平州东南四十里,建置未详。或以为即汉县,误”。
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置,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北三十五里桐油村。明初改建于遂溪县城内。
一名沙河。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十里,为北易水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涞水县: 遒阑河“发源乐平山,东流至定兴县界,合于拒马河。《志》云:旁有长堤,堤自北山引而南,以防涨溢之患”。
又名和州回鹘或高昌回鹘。9世纪中叶由西迁之回鹘一支所建。都高昌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。宋《册府元龟》卷972:周太祖广顺元年(951) 2月,“西州回鹘遣都督来朝”。即此。至14世纪20
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。《后汉书·王常传》:下江兵领袖王常、成丹等兵败,“收散卒入蒌谿,劫掠钟、龙间,众复振”。注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云:“随州随县东北有三钟山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44随县:三钟山“在
又称刘顶支线。从江苏海州 (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 南至刘顶煤矿。为陇海铁路支线。1940年建成。1945年拆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