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水田
①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千丘乡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31:嘉庆五年(1800),德楞泰歼白莲教“赵麻花于云阳之大水田”。
②在今贵州遵义市西。为播州杨氏庄院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杨应龙,“贼伏兵大水田,别以五千人来袭,败还。(王)嘉猷乃扬声捣大水田,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,直抵马坎”,即此。
在今贵州省遵义市西。为播州土司杨氏庄院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杨应龙,水西土司安疆臣至大水田,即此。
①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千丘乡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31:嘉庆五年(1800),德楞泰歼白莲教“赵麻花于云阳之大水田”。
②在今贵州遵义市西。为播州杨氏庄院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杨应龙,“贼伏兵大水田,别以五千人来袭,败还。(王)嘉猷乃扬声捣大水田,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,直抵马坎”,即此。
在今贵州省遵义市西。为播州土司杨氏庄院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杨应龙,水西土司安疆臣至大水田,即此。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安多县安多买马区。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鹘莽驿……百里至野马驿。”
南宋初州守马彦先筑,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北二十里。
即东苑,或梁苑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。《水经·睢水注》:“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。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,世人言梁王竹园。”即“芒竹”。
①即今吉林永吉县西南双河镇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双河镇“东有倒木河,西有西大河,二川相抱,交会于镇北。自清同治初年,始有人来此领荒开垦,其后住户日益稠密,商贾云集,乃成村落。因命名为双河镇”。②清置,属绥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属嶍峨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郊中古城。二十六年(1289)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中古城。属嶍峨州。二十六
即今云南彝良县东南奎香苗族彝族乡。元于此置益良州。明于此置归化长官司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以南安县改名,属南康郡。治所即今江西信丰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信丰县: “以人信物丰为名。” 乾元元年 (758) 属虔州。南宋属赣州。元属赣州路。明属赣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
一名治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。《寰宇记》卷84武连县:“治山一名五郡山。《周地图》云:县南有治山,县人张逸背梁附后魏,与梁将杨乾运于此山下大战,乾运大败,死者千人。恭帝元年,收骸骨并为一墓,死
即昌黎县。治所在今辽宁义县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辽东属国: “昌辽故天辽,属辽西。”王先谦 《汉书补注》: “昌辽即昌黎,辽、黎双声变转。”
又名珠浦桥、绳桥、索桥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上,为二王庙(崇德庙)通青城山主要索桥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1永康军:索桥,“《寰宇记》导江县犍尾堰有索桥、李冰祠。《图经》云:本军江流湍悍,不通船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