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城子崖遗址

城子崖遗址

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东北。1928年春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,1930—1931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,出土陶器、石器、骨器等大批文物,确认是一处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,考古学界已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 “龙山文化”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东北。1928年春发现,1930—1931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。面积 1.56 万平方米,出土陶器、石器、骨器等大批文物。城子崖系一隆起高地,遗址面积近20万平方米,文化堆积层厚约3米,内涵丰富,延续时间较长,包括龙山、周至汉等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。是黄河下游地区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古文化之一支,以素面磨光黑陶为主,盛行三足器、圈足器,胎薄如蛋壳的陶杯、鸟首形足的陶鼎及粗颈鬶等为其主要代表性器物,并已有冶铜技术。考古学界已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“龙山文化”。1989—1990年又对该遗址进行勘探和试掘,发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址,分属龙山文化时期、岳石文化时期(即夏代)和周代。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方形,面积约20万平方米,是全国已发现的同期城址中最大的一个。夏代城址的发现,填补了国内早期城市发展关键时期的空白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灶沙

   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“三沙” 条下: 新灶沙 “亦在旧县东南,连大洋,为各沙门户。《旧志》 云: 自新灶而西达宋信嘴,可不由竹薄,径达刘河,虽中有沙途暗伏,而风利潮

  • 李时珍墓

    在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。李时珍(1518—1593)字东璧,号濒湖,蕲州(治今湖北蕲春)人。中国伟大医学家,著有《本草纲目》一书。墓前有李时珍夫妇合葬墓碑,为明万历癸巳年(1593)中秋其

  • 驼基寨

    宋置,属蓬莱县。在今山东长岛县北砣矶岛上。《宋会要辑稿》 第186册兵29载: 北宋政和八年 (1118) 五月二日臣僚言: 熙宁中,巡检每季 “下北海驼基岛驻扎,系以驼基石为界。自与北朝通好,不曾根

  • 温府州

    即温肃州。唐置,治所在大石城 (今新疆乌什县)。即“温肃州”。

  • 界沟站

    元置,即今安徽界首市。《析津志辑佚·大都东西馆马步站》: “一百项城,七十界沟,七十太和。”

  • 涌口

    亦作浦口。古涌水入江处。在今湖北洪湖市西境长江北岸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 (涌)水自夏水南通于江,谓之涌口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六年(410),刘道规讨桓谦,“檀道济先进陷陈,谦等大败。谦等

  • 雪栏山

    即今四川松潘县东三十里雪宝顶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松潘等处指挥使司: 雪栏山 “山势蟠蜒,四时积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松潘卫: 雪栏山 “俗呼宝顶山,亦名雪岭,巉崖路险,有雪栏关”。此为岷山中段极

  • 北流郡

    南齐永明六年(488)置,属越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北流市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地。梁改为北流县。南朝齐永明六年(48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。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、容县等市县。南朝梁、陈间降为

  • 举水

    即今湖北麻城市东、新洲县西境之举水。《水经· 江水注》: “举水出龟头山……南流注于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6麻城县: 举水 “在县东。源出龟峰山,西北流,又折而东南入黄冈县界,南流注于江”。(1)

  • 宣乐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梁乐县置,属连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南。大业初属熙平郡。大业末废。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