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屈真川
即今青海共和县西北柴集河(沙珠玉河)。一说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东南流出之惠农河。南北朝时, 吐谷浑于此置吐屈真川戍。
又作屈真川。吐谷浑四大戍地之一。或说在今青海省乌兰县东茶卡盐池附近柴集河一带。
即今青海共和县西北柴集河(沙珠玉河)。一说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东南流出之惠农河。南北朝时, 吐谷浑于此置吐屈真川戍。
又作屈真川。吐谷浑四大戍地之一。或说在今青海省乌兰县东茶卡盐池附近柴集河一带。
在今江苏泗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桃源县: 崇河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上有崇河桥。相传晋石崇尝立仓于此,因开河以通舟楫,西自宿迁县界,接仓基诸湖之水,东入沭阳县界,下流注于涟水”。
在今江西玉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玉山县: 柳都砦 “县东南惠安乡。有巡司”。
在今广东番禺市北市头村。民国《番禺县续志》卷5:墟市有“市头墟”。
俗称单水口。即今广东开平市东北水口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开平县图:县(治今苍城镇)东南有水口埠。民国《开平县志》卷4:“东干路由城(今苍城镇)东门渡河,过牛山桥而塘蓢,而几峒,逾古博岭而金村,而簕
即今陕西宁陕县西北四亩地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四亩地城“嘉庆十九年建城,设把总分防”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9:嘉庆五年(1800),“贼(指白莲教徒)大队西窜华阳,而后队东窜四亩地”。即此。
即瑷珲。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。清吴桭臣 《宁古塔纪略》: “又八百至爱荤。 木城,四周皆山。城临乌龙江 (即黑龙江),有将军镇守。”
北魏孝昌三年(527)置,属唐州。治所在北绛县(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二十里北绛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翼城县地。建义元年(528)属晋州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魏孝昌三年(527年)置,治北绛县(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北绛
即越王山。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越迁山 “一名越王山”。
即今广东连平县东大埠河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内管水“在连平州东四十里。源出江西龙南县界,南流经内管,出大席水口,至长宁县界入新丰江”。
在今湖北阳新县北五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永兴县“北有长乐堰,贞元十三年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