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吉长道

吉长道

1914年由西南路道改置,属吉林省。治长春县(今吉林长春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、吉林、永吉、桦甸、靖宇以西,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,长岭、长春、伊通、盘石以北地区。1929年废。


1914年6月由西南路道改名,治吉林县(今吉林吉林市)。属吉林省。辖吉林、长春、伊通、濛江、农安、长岭、舒兰、桦甸、磐石、双阳、德惠等县。辖区约当今吉林省舒兰、吉林、永吉、桦甸、靖宇等市县以西,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至德惠、九台段松花江以南,长岭、农安、伊通、磐石等市县以北地区。1929年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弥诺江

    即今缅甸钦敦江。一说指今迈立开江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丽水一名禄卑江,源自逻些城三危山中,南流过丽水城西,又南至苍望,又东南过道双王道勿川西,过弥诺道立栅,又西与弥诺江合流,过骠国,南入于海。

  • 高洛村

    在今河北涞水县东南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 义和团会集于此,烧毁本村教堂。在今河北省涞水县东南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义和团聚集此村,烧毁位于该村的天主教堂。

  • 巴汉招庙

    即小招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“巴汉招庙即小招。”蒙古语“巴汉”意为小,“招”意为庙。

  • 思王县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思州。治所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。据 《元和志》 卷30思王县: “相传云汉时陈丘为牂柯太守,阻兵保据思邛水。汉将夜郎王数万,破丘于此,安抚百胜,时人思慕,遂为县

  • 郯侯国

    三国魏改郯县置,为东海国治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。西晋复改为郯县。三国魏改郯县置,治今山东省郯城县北。西晋复为县。

  • 林梓镇

    即今江苏如皋市东南林梓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如皋县东南有林梓镇。在江苏省如皋市东部、通扬运河畔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林梓,人口 6500。古称高阳荡,明初因梓树成林,改今

  • 无定河

    在今陕西省北部。源出陕西白于山北侧,绕经内蒙古自治区南端,穿长城折向东南流径横山、榆林、米脂、绥德等县市,至清涧县河口入黄河。《元和志》卷4朔方县:“无定河,一名朔水,一名奢延水,源出县南百步,赫连勃

  • 柔凶坞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左督护阴预与 (裴) 苞战陕西,大败之,苞奔桑(柔) 凶坞。”

  • 兴济桥

    在今浙江义乌市东东阳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义乌县:兴济桥在“县东三里,跨东江上。旧有浮梁,宋庆历三年县令薛扬祖更造石桥,号薛公桥。自是以后屡圮屡建,成化十八年重建,改今名”。

  • 和龙

    即龙城。亦名黄龙城、龙都。东晋咸康七年(341) 慕容皝筑,即今辽宁朝阳市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 (附阳裕传)》: “及迁都和龙,裕雅有巧思,皝所制城池宫閤,皆裕之规模。” 又 《冯跋载记》:慕容永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