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州八万洞总管府
元至元二十年(1283)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今黎平县西北罗里乡。至治二年(1322)废。后复置,明洪武三年(1370)改为古州长官司。
元至元二十年(1283)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今黎平县西北罗里乡。至治二年(1322)废。后复置,明洪武三年(1370)改为古州长官司。
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湖州府: 思安塘在 “府西南三十里”。
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鹅湖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铅山县: 鹅湖驿 “在县治 (今永平镇) 北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信府二》: 鹅湖驿“在铅山县 (今永平镇) 北大义桥外。明初置,今裁”。
即今湖北谷城县东南三十四里庙滩镇。清有外委驻防。在湖北省谷城县东南部、汉水西岸。面积221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庙滩,人口2万。清咸丰年间,汉水因洪水改道形成沙滩,人们在此垦田并建有杨泗
唐显庆二年 (657) 平西突厥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治所在轮台 (今新疆昌吉以东唐代破城子; 一说在今米泉县古牧地一带; 一说在今乌鲁木齐市南乌拉泊古城)。后废。
亦作沆海山。即今蒙古国西南杭爱山。《元史·土土哈传》: “从皇孙晋王征海都,抵杭海岭。” 《元朝秘史》 卷8: “塔阳 (即太阳罕)正在康孩地面的合池儿水边。” 康孩即杭海的异译。古山名。即今蒙古国杭
又名巫溪水、昌江。在今四川东部巫溪、巫山县境,注入长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巫山县:大宁河“在县治东。其上流即大宁县之马连溪也,经大昌县流入境,下流入大江。《水经注》谓之巫溪”。自洋溪乡南之宁河下流至巫
在今河南确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确山县:竹沟镇关在“县西南九十里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①指清代驻乌里雅苏台城的定边左副将军的辖区。乾隆中叶后统辖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、唐努乌梁海两区。相当于今蒙古国、俄罗斯额尔齐斯河上游、斋桑泊以东至东萨彦岭一带和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北部。清季通称外蒙古。
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二十五里职田镇。汉属右扶风。西晋改名邠邑县。②1914年改三水县置,属关中道。治所即今陕西旬邑县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64年改为旬邑县。古旧县名。秦置,治今
亦作榆幕谷。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显庆元年 (656),“葱山道行军总管程知节击西突厥,与歌逻、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,大破之,斩首千余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