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利人渠

利人渠

①在今河南三门峡市。有南、北两渠:北渠隋筑,引橐水(今三门峡市青龙涧河)西北入陕城(今三门峡市西)。《元和志》卷6陕州陕县:“北利人渠,隋开皇六年,文帝遣邳国公苏威引橐水西北入城,百姓赖其利,故以为名。”南渠唐筑, 自硖石(今陕县东南)界引水入陕城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二》陕州:“有南、北利人渠。南渠,贞观十一年太宗东幸,使武侯将军丘行恭开。”

②在今河南沁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怀庆府河内县:利人渠“在府城东。隋开皇中,卢贲为怀州刺史,决沁水东注,名之曰利人渠”。

③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阴平县:“西北二里有利人渠,引马阁水入县溉田。龙朔三年,令刘凤仪开,宝应中废。后复开,景福二年又废。”


(1)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。有南北两渠:北渠为隋开皇六年(586年)所开,南渠为唐贞观十一年(637年)所开。(2)在今河南省沁阳市。隋开皇中怀州刺史卢贲于怀州决沁水东注为利人渠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谷

    一作太谷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太谷通其前。”东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)置关于此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 注引《魏氏春秋》载曹植诗:“大谷何寥廓,山树郁苍苍。”晋潘岳《闲居赋》:

  • 龙沙

    ①清康熙中方式济流寓黑龙江齐齐哈尔,著书记当地山川风土,以《龙沙纪略》为名。此后龙沙遂成为齐齐哈尔的别称。②又名龙冈。在今江西南昌市城北。《水经·赣水注》:“赣水又北径龙沙西,沙甚洁白,高峻而阤,有龙

  • 第四门市

   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三十四里泗门镇。清光绪 《余姚县志》 卷1 《市肆》有第四门市。

  • 葵丘

   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 《春秋古地》 云: 葵丘,地名,今邺西三台是也。”②春秋时齐地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西三十里。《左传》: 庄公八年(前686),“齐侯使连称、管至

  • 汉山

    在今陕西南郑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3兴元府:汉山“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。四峰八面,南接巴山,山有池水。昔大旱,居人张士伯祷此山,闻空中语曰:大雨由天,小雨由山。士伯遂送女山中自焚,有顷大雨”。

  • 台领山

    即今广东南雄与江西大庾二县间之大庾岭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豫章郡南野县“有台领山”。

  • 南口墟

    即今福建将乐县西南南口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 “茶坞墟” 条下: “南口市,在 (将乐) 县西南三十里永安铺。”

  • 雅口

    即大雅口。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八十五里雅口乡。清为土都司驻地。民国时设县佐。

  • 南义阳郡

    ①南朝宋泰始五年 (469) 侨置,属南豫州。治所在孝昌县 (今湖北孝昌县北)。后属郢州。南齐属司州。梁天监三年 (504) 为司州治。七年(508) 属南司州。后废。②南朝宋改义阳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

  • 倚阳山

    即尖山。 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林县: 倚阳山 “山势突耸,而绝顶平坦,可能避兵。俗呼为蚁尖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