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宝镇

五宝镇

亦作五保镇。即今四川荣县东南五宝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:“五保镇在县南五十里。”宣统三年(1911)八月,同盟会在此发动反清起义,史称荣县起义。


(1)在重庆市江北区东部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五宝场,人口620。三峡库区淹没耕地840亩,迁移人口650。以五宝场地名命名。原名陈家场,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因周围有五个山堡,改名五堡场,后谐音为五宝场。1929年设五宝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4年由江北县划归江北区管辖。2001年撤乡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甘薯。渝长高速公路经此。 (2)在四川省宣汉县东北部,前河中游。面积64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五宝场,人口2900。清嘉庆时兴场,因场东部有五个山堡,以谐音得五宝。1932年置镇,1949年建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2001年撤乡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豆类、薯类、油菜籽、生姜、柑橘、魔芋、烟叶等。有采煤、运输、建筑、粮油加工、酿造等企业。宣樊公路纵贯,前河通水运。龙洞沟是游览百里峡风景区的必经之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城湖

    即今江苏吴县东北二十里阳澄湖。上接吴淞江,东流入昆山市境。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10:阳澄湖“昆山之水, 皆自阳城湖而入”。

  • 芜湖道

    1914年6月由徽宁池太广道改置,属安徽省。治芜湖县(今安徽芜湖市)。辖境约当今安徽长江以东地区及江西婺源县地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以清末徽宁池太广道区域置,治芜湖县(今安徽芜湖市)。属安徽省

  • 八房场

    在今江西上饶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二》:八房巡司“亦作八坊场,与福建邵武府接界。明初置巡司,今因之”。房,又作坊(《明史·地理志》)。在今江西省上饶县东南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武要北原

   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天赐三年 (406) 七月,“西登武要北原,观九十九泉”。

  • 哈剌章

    元初称大理国为哈剌章,又作合剌章。拉施特丁 《史集》: “契丹之南有国,契丹人名曰大理,或曰大国,蒙古人名之曰哈剌章。” 哈剌章亦专指今云南大理市。《马可波罗行纪》: “从押赤城首途后,西向骑行十日,

  • 北路右翼右末次旗

   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末次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色楞格东北。

  • 西夜国

    亦名漂沙、子合。汉西域国名。都城在呼犍谷(今新疆叶城县西南)。神爵二年(前60)后属西域都护府。西域城国。汉时王治呼犍谷(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一带)。属西域都护。

  • 草凉楼驿

    即今陕西凤县东北草凉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凤县: 草凉楼驿,“唐玄宗西幸,尝驻跸于此”。

  • 斜城

    又名斜谷城。即今陕西眉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2郿县: “斜谷城,城南当斜谷,因以为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55郿县: 斜城 “城北去渭水里许。宇文周保定中筑,置云州于此,建德中废”。

  • 罗门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长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