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漳郡
亦作临瘴郡、临障郡。南朝宋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69石康县: 临瘴郡 “以界内瘴江为名”。南齐置漳平县,为临漳郡治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、浦北、灵山三县相连地区。梁、陈间废。
南朝宋泰始七年(471年)置,治漳平县(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旧州东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南境。南朝梁、陈间废。
亦作临瘴郡、临障郡。南朝宋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69石康县: 临瘴郡 “以界内瘴江为名”。南齐置漳平县,为临漳郡治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、浦北、灵山三县相连地区。梁、陈间废。
南朝宋泰始七年(471年)置,治漳平县(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旧州东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南境。南朝梁、陈间废。
①东汉改宁阳侯国置,属东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。西晋废。②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)改龚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宁阳县。以在宁山之阳而得名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省入嵫阳县。大德元年
在今河北高邑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高邑县:千秋台在“县南二里。稍西北有观星台,又有将台,皆高耸可登玩。李氏曰:三台冈阜相连,好事者为之名也”。
明改元青州站置,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“散三” 站。后废。
亦作蓬婆岭。即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、大白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元二十六年 (738),“仪凤中,吐蕃陷安戎城而据之,其地险要,唐屡攻之,不克。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,顿军蒲婆岭下,运资粮以逼之
在今河南中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中牟县:“亦曰五池口,今涸。曹魏嘉平二年,司马懿讨王凌还,魏主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。宋张洎曰,莨宕渠自荥阳五池口出,注为鸿沟是也。”古水名。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。《水
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顺德县:龙滘水“出县西南三十里龙头山,南流入于南海”。
今青海玛多县南之热曲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河源附录:赤宾河“又二三日,水西南来,名亦里出,与赤宾河合。又三四日,水南来,名忽阑。又水东南来,名也里术,合流入赤宾,其流浸大,始名黄河”。
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境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多览葛》:多览葛“亦曰多滥,在薛延陀东,滨同罗水,胜兵万人”。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于此置燕然都督府。
①秦置,属上谷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。西汉为广阳国治。东汉至北朝历为幽州、广阳郡、燕国、燕郡治所。隋时历为幽州、涿郡治所。唐至五代,与幽都县同为幽州治所。辽初改名蓟北县,开泰元年 (1012) 又改
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七十里。清有千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