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草湾古人类化石产地
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双沟镇东南十二里。1954年杨钟健和贾兰坡在下草湾引河南岸高地上拾得一段人类股骨化石,根据其石化程度和其海绵骨质空隙中充填的土质,以及含氟量的测定,定为晚更新世人类化石。1979年在50年代出土河狸化石的地层上面,发现了更新世晚期的红黄土层,从而为下草湾古人类化石找到了地层根据,其时代距今约一至四万年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双沟镇东南十二里。1954年杨钟健和贾兰坡在下草湾引河南岸高地上拾得一段人类股骨化石,根据其石化程度和其海绵骨质空隙中充填的土质,以及含氟量的测定,定为晚更新世人类化石。1979年在50年代出土河狸化石的地层上面,发现了更新世晚期的红黄土层,从而为下草湾古人类化石找到了地层根据,其时代距今约一至四万年。
即今河南南召县东二十四里留山镇。清乾隆《南召县南》 卷 1: 正西,“留山店,四十里”。
一名汃水。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马栏河、三水河。源出县东北,西南流径县城南,又西南流至彬县入泾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三水县:三水河“源出宜君县, 西流入县界, 又西南入于泾水。《志》云,县境有罗川水,以三
又作贵福。即今四川渠县北贵福乡。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渠县。
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南康县: 崌岭隘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。龙南、信丰之寇每由此山,设防御为切”。
1945年淮北革命根据地由永城县改名,治所即今河南永城市。为纪念1944年牺牲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而命名。1946年复名永城县。旧县名。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设。1945年由河南省永城县改名;县城
在今江苏灌南县西北张店镇。明置惠泽巡司于此。
唐置,属羁縻宋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东境。后废。
或作上玄水。即今湖北竹山县北北星河,南流注入堵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上玄水“在县北六十里。源出庸岭下,南流入孔阳水。有潭深不可测,或投石其中,即卒风暴雨”。
即今广西灵山县城西侧六峰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9钦州:石六石“在灵山县西百步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石六峰山“在灵山县西一里。其峰有六, 因名”。
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八尺江北岸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明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三》:“八尺之北,大江之西,巡司名八尺,驿又名黄花。”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、邕江南岸。以近八尺江得名。地势险要,明洪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