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载县

万载县

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升万载场置,属筠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万载县。北宋属袁州,宣和三年(1121)改名建成县,南宋绍兴二年(1132)复名万载县。元属袁州路。明属袁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西部,西邻湖南省。属宜春市。面积 1714 平方千米。人口46.5万。辖8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康乐镇。五代杨吴顺义元年(921年)以高安县之万载乡置万载场。南唐保大十年(952年)升为县,治今址,隶筠州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年)属袁州。宣和三年(1121年)改名建城县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1年)复名万载县。元隶袁州路。明、清隶袁州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袁州专区,1952年属南昌专区,1958年属宜春专区,1970年属宜春地区,2000年属宜春市。地处九岭山脉西南段,锦江流经南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甘薯、小麦、大豆、油菜籽、苎麻、烟叶等。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省油茶生产重点县。森林资源丰富。土特产以百合、辣椒、三黄鸡、表心纸、花炮、夏布有名,享有“花炮之乡”的美称。有煤、铁、金、瓷土、石灰石等矿。工业有采矿、花炮、机械、化工、酿酒、造纸、印刷、竹木制品等。有320国道、万上、芳万等公路。纪念地有中共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。名胜古迹有狮岩、文明塔、竹山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淄川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贝丘县置,为淄州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。明洪武九年(1376) 省入淄川州,十二年 (1379) 废州为县,属济南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属淄青道。19

  • 连云堡

    ①在今甘肃泾川县西。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:贞元三年(787),“北攻连云堡,又陷。堡之三面峻峭。唯北面连原,以濠为固”。②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。《新唐书·高仙芝传》:唐天宝六年(747),高仙

  • 龙海塘

    即今湖南安仁县南五十里龙海乡。为县南要隘。清同治《安仁县志》:“咸丰间,湖南巡抚骆秉章迭委道员王保生、刘长佑、刘坤一 、布政使司萧启江驻防于此。”以御太平军。

  • 米仓关

    南宋置,属难江县。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二百十里米仓山上。《元史·李进传》:戊午年(1258)“秋九月,道由陈仓入兴元,度米仓关,其地荒塞不通,进伐木开道七百余里”。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南。元李进征蜀,度米仓

  • 南清河郡

    西晋分平原郡置,治所在灵县 (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高唐县附近地。北齐废。

  • 禄索州

    唐置,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,新现南十五里,新现河西侧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地。后废。

  • 依拉哈站

    清置,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南依拉哈乡。清杨宾 《柳边纪略》 卷2: 黑龙江将军所辖十九站有乙喇喀池站。西清 《黑龙江外纪》 卷2: 齐齐哈尔至黑龙江城站作伊勒哈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黑龙江省嫩

  • 青乌镇

    北宋置,属三泉县。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四十里。

  • 夷父县

    五代梁龙德初改焦夷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父集。后唐同光初改为城父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梁龙德初改焦夷县置,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城父镇。属亳州。后唐同光初改名城父县。

  • 佘田桥铺

    即今湖南邵东县东南四十八里佘田桥镇。旧属邵阳县。1952年划归邵东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八月,贺金声联络哥老会在此组织起义,称“大汉灭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