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安县

万安县

①西晋置,属梓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梓潼县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罗江县: “晋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置万安县。”南朝梁改为潺亭县。

②西魏改潺亭县置,为万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。隋属金山郡。唐属绵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罗江县。

③隋开皇四年(584)改清泽县置,后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。十八年(598)改郓城县。唐天祐二年(905)复改万安县,五代唐复名郓城县。

④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明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一带。贞观十三年(639)废入越裳县。

⑤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琼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旧州。十三年(639)改属崖州。龙朔二年(662)为万安州治。至德二年(757)改为万全县。乾元元年(758)复名万安县。五代南汉改万宁县。北宋为万安军治,南宋绍兴六年(1136)复名万安县,属琼州。十三年(1143)复为万安军治,治所即今万宁县。明洪武元年(1368)为万州治。正统五年(1440)省入万州。

⑥唐垂拱二年(686)置,属锦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南五里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常丰县。

⑦唐圣历二年(699)置,属泉州。以万安乡为名。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福唐县。唐时地产铁。

⑧北宋熙宁四年(1071)升万安镇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万安县。元属吉安路。明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⑨辽置,属韩州。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西北。圣宗时并入柳河县。

⑩1937年日伪由万全、怀安二县合并设置,治所在柴沟堡(今河北怀安县)。1945年裁撤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晋置,治今四川省德阳市东北罗江镇。属梓潼郡。南朝梁季改潺亭县。西魏复旧名,为万安郡治。隋属金山郡。唐属绵州,天宝元年(742年)改罗江县。(2)隋开皇四年(584年)改清泽县置,治今山东省郓城县东。属郓州。十八年改郓城县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)复改万安县。五代唐复改郓城县。(3)唐贞观五年(631年)析文昌县置,治今海南省万宁市北。属万安州。至德二载(757年)改万全县,乾元元年(758年)复旧名。北宋初改万宁县,大观年间移治今市。南宋末复名万安县。唐为万安州治,两宋、元为万安军治。明初为万州治,正统四年(1439年)废入万州。(4)唐垂拱二年(6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铜仁市西南。属锦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常丰县。(5)武周圣历二年(699年)析长乐县置,治今福建省福清市。属福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福唐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中部偏南、赣江中游。属吉安市。面积2046平方千米。人口29.4万。辖9镇、7乡。国有麻源垦殖场亦在县境。县人民政府驻芙蓉镇。五代杨吴割原遂兴县设万安镇,属龙泉县。取“万民安康”之意。北宋熙宁四年(1071年,一说二年)析龙泉(今遂川)、太和(今泰和)、赣县地改万安镇为县,属吉州,治万安镇(今芙蓉镇)。元属吉安路。明属吉安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吉安专区,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,1979年属吉安地区,2000年属吉安市。地处吉泰盆地向赣南山地过渡地带,赣江纵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为赣中南粮、糖、蚕桑生产基地,并产豆类、薯类、油菜籽、油茶等。山地富森林。特产万安玻璃红鲤鱼、万安土纸。工业有农机、煤炭、采钨、锅炉、建材、制糖、食品、造纸、农药、酿酒等。建有大型万安水电站。有赣粤高速公路、105国道和泰万、万下等公路。赣江水运上溯赣州,下经鄱阳湖入长江。纪念地有江西省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万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、涧田晓东革命旧址等。名胜古迹有崇文塔、狮子岩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棠州

    亦作裳州。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日落县 (今老挝甘蒙省东北甘结)。后废。

  • 活论水

   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呼兰河。源出市东南拉林山,北流入拉林河。《金史· 乌春传》: 乌春叛,“举兵来战,道斜寸岭,涉活论水、来流水,舍于术虎部阿里矮村”。清称和伦河。

  • 大城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治所即今广东饶平县东南所城。清乾隆六年(1741)移黄冈协右营守备驻此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广东省饶平县东南。属广东都司。清乾隆六年(1741年)移黄冈协

  • 邛来水

    亦名邛水。即今四川荥经、天全二县境之荥经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2荣经县:“邛来水,东流经县北三里。”

  • 诺真水汊

    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帝割达城 “又东北至诺真水汊”。

  • 渭州

    ①北魏永安三年 (530) 置,治所在陇西郡襄武县 (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)。因渭水得名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、渭源、漳县、定西、武山等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初复置,天宝初改为陇西郡,乾元初复名渭州。

  • 太平渡

    赤水河主要渡口之一。在今四川古蔺县东北太平镇。清光绪《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》卷2:太平渡口在“治东三百六十里”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“四渡赤水”主要渡口之一。当年指挥所旧址建有纪念塔及四渡赤

  • 苏淮特区

    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的简称。1942年1月日伪置,公署驻徐州市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原江苏省徐州市,铜山、东海、砀山、萧县、沛县、邳县、睢宁、宿迁、沭阳、赣榆、丰县、泗阳、淮阴、涟水、灌云等十五县和苏北行

  • 韩山

    ①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22沭阳县: 韩山 “按 《州旧记》,韩信为楚王,讲武之所也”。②在今江西波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鄱阳县: 韩山 “明宣德中,建淮藩于郡城,此为窀穸

  • 焉支山

    亦名燕支山、删丹山。即今甘肃山丹县南大黄山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 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去病将万骑出陇西,……过焉支山千有余里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51引 《西河旧事》 云: “焉支山东西百余里,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