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七星岩

七星岩

①在今广东肇庆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“石室山”条:七星岩“连属曲折,列峙如北斗,岩之中亦为石室,容数百人”。

②旧称栖霞洞、碧虚岩、仙迹洞。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三里七星山第三峰(天玑峰)半山上。全长约三里,有六洞天、两洞府(玉谿洞府和群仙洞府),雄伟深邃,瑰丽多彩,是桂林最大最奇的岩洞。自隋唐以来即为游览胜地。


(1)在广东省肇庆市星湖湖滨。由七座陡峭的石灰岩组成,布列似北斗七星,故名。其风景以湖岩石洞取胜,有“七岩、八洞、五湖、六岗”之胜。七座石岩从东至西依次名为阆风、玉屏、石室、天柱、蟾蜍、仙掌、阿坡,多天然洞穴。石室岩下的石室洞,阿坡岩下的双源洞,钟乳瑰丽,下贮湖水,在灯光映照下,可乘艇遨游。诸岩北倚山崖,余三面被湖水环抱,景色幽丽。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。(2)又称栖霞洞、碧虚岩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东普陀山西侧山腰。原是一段地下河。岩洞雄伟深邃,玉雪晶莹。最宽处43米,最高处27米,洞里常年气温摄氏20℃左右,游程800余米。洞内奇石,如大象卷鼻、狮子戏球、仙人晒网、海水浴金山、南天门、银河鹊桥等,奇幻多姿,十分壮丽。从隋、唐起成为游览胜地,留有题刻诗文120多件。如隋开皇十年(590年)昙迁题的“栖霞洞”榜书,唐显庆四年(659年)佚名者题的“玄玄栖霞之洞”,宋范成大的“碧虚铭”、柯梦得的“迎送神曲”,明张文熙的“第一洞天”等,都很珍贵。建国后经全面修整,洞口新建碧虚、栖霞两亭,面貌一新。

肇庆七星岩风光


猜你喜欢

  • 献陵

    ①唐高祖李渊的陵墓。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五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 20 三原县:献陵 “在县东一十八里龙池乡唐朱村,封内二十里”。②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西峰下。明十三陵之一,在长陵西北一里。为

  • 洹水

    即今河南北部卫河支流安阳河。甲骨文中有洹水,《甲骨文合集》 7854正: “洹其作兹邑祸。”《左传》: 成公十七年 (前574),“初,声伯梦涉洹”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 苏秦说赵肃侯,“令天下之将相

  • 美溪暗沙

   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。东北距安定连礁 15 海里,西距布德暗沙1.3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美溪暗沙。

  • 鸡川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洛水与伊水合流处。唐陈子昂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诗序:“发挥形胜,出凤台而啸侣;幽赞芳辰,指鸡川而留晏。”古水名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洛水与伊水汇流处。唐陈子昂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诗序:“发挥

  • 顺德军

    五代方镇。后晋改成德军置。治所在镇州(今河北正定县)。后汉复名成德军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晋时改成德军置,治镇州(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石家庄、正定等市县地。汉复改成德军。

  • 杨梅堡

    即今广东三水市(西南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三水县:西南巡司“在县(今三水市西河口镇)东南十二里。地名杨梅堡,旧有西南寨,洪武三年改置巡司,并置驿于此”。

  • 宁洱县

    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, 为普洱府治。治所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。民国《云南省宁洱县地志资料》:“因境内有东、西洱河,故名宁洱, 以示区别。称之曰宁,取安定之义。”1913年废府,改为普洱县

  • 上阿坝甲多寨

    在今四川阿坝县西北上阿坝。清雍正元年(1723)置上阿坝甲多寨土千户。

  • 永平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十九年(1386)置,属永昌卫。治所即今云南永平县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
  • 六安宣抚司

    即六番招讨司。在今四川天全县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25天全六番招讨使司:“元宪宗时复置六安宣抚司,属吐蕃等处宣慰司,后改六番招讨司,又分置天全招讨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