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骈拇枝指

骈拇枝指

比喻多余之物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熔裁》: “骈拇枝指,由侈于性……二意两出,义之骈枝也。 ” ●《庄子·骈拇》: “骈拇枝指出乎性哉,而侈于德……骈于足者,连无用之肉也; 枝于手者,树无用之指也,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,淫僻于仁义之行,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。” 骈 (pian)拇: 拇指与第二指连生。德: 通 “得” 。庄子认为,仁义礼智对于人来说是多余的,好比手脚的骈拇、枝指一样,违背本性而无用。


并列 骈拇,脚拇指与第二指粘连为一指。枝指,手拇指赘生出一指。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。语出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骈拇枝指,出乎性哉,而侈于德。”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熔裁》:“~,由侈于性,附赘悬疣,实侈于形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现事态方面。→附赘悬疣


【词语骈拇枝指】  成语:骈拇枝指汉语词典:骈拇枝指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步当车

    指不乘车而从容步行。战国时期,齐宣王在位期间,见到了齐国的隐士颜斶(chù)。齐王叫他,你过来。颜斶也说,你到这里来。齐宣王十分不高兴,宣王手下人也责怪颜斶不懂礼貌。颜斶回答说,我如到王跟前是贪慕权势

  • 洋洋乎如在其上,如在其左右

    洋洋:形容盛大众多。 弥沦一片,好像在头上,又像在左右。 原指神力无所不在。 后也指别人的精神风貌,在自己周围影响自己,督捉自己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:“子曰:‘鬼神之为德,其盛矣乎!视之而弗见,

  • 雁沉鱼阻

    同“雁杳鱼沉”。宋晁端礼《醉蓬莱》词:“水远山高,雁沉鱼阻,奈信音难寄。”【词语雁沉鱼阻】   汉语大词典:雁沉鱼阻

  • 幕燕鼎鱼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夫子之在此也,犹燕之巢于幕上。”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张纲传》:“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”幕燕:筑巢于帷幕上的燕子。鼎鱼:游于炊器中的鱼。后因以“幕燕鼎鱼”比喻处在极其危

  • 姜被

    《后汉书.姜肱传》:“姜肱字伯淮,彭域广戚人也。家世名族。肱与二弟仲海、季江俱以孝行著闻。其友爱天至,常共卧起。”其后注引《谢承书》曰:“肱性笃孝,事继母克勤。母既年少,又严厉。肱感《恺风》之孝,兄弟

  • 秦明镜

    同“秦庭朗镜”。唐刘禹锡《历阳书事七十韵》:“心托秦明镜,才非楚白珩。”

  • 彭泽斗米怕折腰

    同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明冯惟敏《新水令.庚午春试笔》曲:“谢彭泽斗米怕折腰,伴南村野老开怀抱。”

  • 鼎湖龙髯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借指已故帝王。唐李峤《汾阴行》:“珠帘羽扇长寂寞,鼎湖龙髯安可攀?”

  • 寿陵失步

    《庄子.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成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寿陵少年羡慕邯郸人走路的轻盈美妙姿态,遂远到邯郸去专事学习当地人行走的样子,可学来学去,总是不象,以至最后

  • 亚夫营

    同“细柳营”。唐杜甫《春远》诗:“故乡归不得,地入亚夫营。”【词语亚夫营】   汉语大词典:亚夫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