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如白水
晋代皇甫谧《高士传.庞公》:“庞公者,南郡襄阳人也,居岘山之南,未尝入城府,夫妻相敬如宾。荆州刺史刘表延请,不能屈,乃就候之,曰:‘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?’庞公笑曰:‘鸿鹄巢于高林之上,暮而得所栖
朝廷大臣,要用仁义之道事奉君主,如果行不通,就辞职不干。 旧指为臣之道。语出《论语.先进》:“所谓大臣者,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”清.顾炎武《与公肃甥书》:“所谓大臣者,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吾甥宜三复
源见“三缄其口”。谓慎言谈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重言》:“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,思金人三缄之义。”偏正 铜人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特别谨慎。语本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。庙堂右阶
源见“鸱得腐鼠”。喻指庸人俗辈恐人夺取己物而发出怒声。宋苏轼《和刘道元寄张思民》:“腐鼠何劳吓,高鸿本自冥。”
源见“子猷惜此君”。指画中之竹。宋苏轼《送文与可出守陵州》诗:“壁上墨君不解语,见之尚可消百忧。而况我友似君者,素节凛凛欺霜秋。”【词语墨君】 汉语大词典:墨君
比喻微薄的俸禄。一釜为六斗四升。《庄子.寓言》:“彼视三釜、三千钟,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。”宋代黄庭坚《初望淮山》诗:“三釜古人千禄意,一年慈母望归心。”【词语三釜】 汉语大词典:三釜
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喻有意混淆是非。严复《和寄朝鲜金泽荣》之三:“莫更是非论马指,从今不系是虚舟。”
晋.葛洪《神仙传.白石先生》:“白石先生者,中黄丈人弟子也,至彭祖时二千岁余矣。不肯修升天之道,但取不死而已,不失人间之乐。……初以居贫不能得药,乃养羊牧猪,十余年间约衣节用,置货万金,乃大买药服之。
此典指司马相如被汉武帝派遣,出使西夷,受到县官亲自背负弓箭在前引路之荣待。后以此典形容官长莅临,迎接隆重;也形容得任官职,受到尊敬。司马相如(前179年——前117年)。字长卿,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