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疏傅挥金

疏傅挥金

疏傅:西汉宣帝的太子太傅疏广。疏广功成身退,辞官归隐,皇帝赐黄金20斤,太子赠黄金50斤。疏广返回故乡后,不惜钱财,每天宴请亲朋故旧。疏广还催促家人变卖家产来摆设酒宴。过了一年,疏广的子孙对一位长辈说:“原来盼望父亲回家添置家产,可现在都吃喝花光了。您应劝老人家购田造屋。”这位长辈就向疏广讲明此意。疏广说:“我并不是个糊涂人,怎能不为子孙着想呢?家中旧有田产屋舍,只要子孙勤劳,足以使他们温饱,和普通人一样生活。如现在置田造屋,只会使他们怠惰享受。有才德的人财产多,就会消磨斗志;愚笨的人财产多,只能助长他们招灾惹祸。财产过多,会受忌妒,招忿怨。我没有什么来教化子孙的,也不想助长他们的灾祸并招来怨忿。再说这些黄金是皇上赐给我养老用的,我高兴用它来与同乡同族的人分享,来度过我的余生。”同族的人听后心悦诚服。后以“挥金”或“散金”为典,咏为后代作长远计或安度晚年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1《疏广传》3040页:“满三月赐告,(疏)广遂称笃,上疏乞骸骨。上以其年笃老,皆许之,加赐黄金二十斤,皇太子赠以五十斤。”“广既归乡里,日令家共具设酒食,请族人故旧宾客,与相娱乐。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许,趣(通“促”)卖以共具。居岁余,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:‘子孙几(冀)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,今日饮食费且尽。宜从丈人所,劝说君买田宅。’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,广曰:‘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?顾自有旧田庐,令子孙勤力其中,足以共(同“供”)衣食,与凡人齐。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,但教子孙怠惰耳!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;愚而多财,则益其过。且夫富者,众人之怨也;吾既亡以教化子孙,不欲益其过而生怨。又此金者,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,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,以尽吾余日,不亦可乎!’于是族人说(通“悦”)服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张说《和魏仆射还乡》:“故老空悬剑,邻交日散金。” 唐·蔡希寂《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》:“川涘将钓玉,乡亭期散金。” 唐·王维《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苏公佩印,始归乡里尽欢;疏傅散金,不与子孙为计。” 唐·李白《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不散东海金,何争西辉匿。” 唐·杜甫《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》之3:“挥金应物理,拖玉岂吾身。” 唐·权德舆《安语》:“挥金得谢归里闾,象床角枕支体舒。” 唐·白居易《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》之一:“振锡导师凭众力,挥金退傅施家财。” 唐·刘禹锡《酬杨侍郎凭见寄》:“疏傅挥金忽相忆,远擎长句与招魂。” 宋·王安石《贺致政赵少保启》:“殿庭鸣玉,尚仍前日之班;里舍挥金,甫道高年之乐。” 宋·向子諲《减字木兰花》:“当年疏傅,借问赐金那用许?” 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盘园任帅子严持冠得清》:“问黄金余几,旁人欲说田园计,君推去。” 金·周昂《晓望》:“柴荆生事窄,宁忆二疏金。” 元·袁桷《白云平章致仕》:“侍臣传醴真殊遇,退傅挥金得自由。” 清·毛奇龄《冯相公师归》:“太傅金为留客计,右丞诗重想夫怜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德音莫违

    指夫妻之间,不相违背。《诗.邶风.谷风》:“德音莫违,及尔同死。”德音:这里兼指道义和恩意。莫违:前后不要相反。主谓 别人的好话不能不听。语出《诗经·国风·邶风》:“德音莫违,及尔同死。”《全唐文》卷

  • 牛折齿

    源见“孺子牛”。喻过分溺爱子女。清黄遵宪《长子履端生》诗:“刚是花生日,春风蔼一庐。爱防牛折齿,惭咏《凤将雏》。”【词语牛折齿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折齿

  • 京兆阡

    阡(qiān千):墓道。汉武帝时,京兆尹(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)曹氏死后安葬在茂陵,当地百姓称其墓道为“京兆阡”,后因作咏墓葬的典故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92《游侠传·原涉传》3716页:“初,武帝时,

  • 击蛇笏

    《宋史.孔道辅传》:“(孔道辅)为宁州军事推官(推官,是设立在节度使或观察使下的属官,掌管勘问刑狱等事。),数与州将事事。有蛇出天庆观真武殿中,一郡以为神,州将帅官属咸往奠拜之,欲上其事。道辅径前以笏

  • 厨有悬鱼

    同“羊续悬鱼”。明于谦《初度》诗:“剩喜门庭无贺客,绝胜厨传有悬鱼。”【典源】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三六引三国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羊续好食生鱼,为南阳太守,丞侯俭贡鲤,续受而悬之一岁。俭复致一枚,续乃以

  • 三十六宫

    《文选》卷一东汉.班孟坚(固)《西都赋》:“西郊则有上囿禁苑,林麓薮泽,陂池连乎蜀汉,缭以周墙,四百余里。离宫别馆,三十六所。神池灵沼,往往而在。”汉.班固在《西都赋》中,称西京长安有离宫别馆三十六处

  • 西河竹马

    源见“竹马交迎”。借指迎拜的人群。西河,郭伋巡行之地。北周庾信《谢赵王赉马并伞启》:“北部丹帷,更须高卷;西河竹马,即已郊迎。”

  • 骊龙抱珠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比喻志士怀才。元岑安卿《出门偶赋》诗:“老骥伏枥风萧萧,饥鹰侧目看青霄;骊龙抱珠海底卧,虎豹不噬群狐嗥。”

  • 千里搭长棚,没有不散的筵席

    搭上千里长棚,大摆筵席,也终有酒阑人散的时候。 明清熟语。比喻好景不常,人总要离散。语出《金瓶梅》八〇回:“俺妈说人已是死了,你我院中人守不得这样贞节!自古千里长棚,没有不散的筵席。”《红楼梦》二六

  • 见兔呼狗

    亦作“见兔放鹰”。见兔而放猎狗去追捕,比喻事犹未晚。汉代刘向《新序.杂事二》:“亡羊而固牢,未为迟;见兔而呼狗,未为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