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济济多士

济济多士

诗经.大雅.文王》:“恩皇多士,生此王国……济济多士,文王以产。”汉.毛氏传:“济济,多威仪也。”

诗经.大雅.文王》有济济多士之语,是歌颂有众多辅佐大臣之意。后遂用为称美贤臣众多之典。

唐.杜甫《寄薛三郎中》:“凤池日澄碧,济济多士新。”


偏正 形容聚集了很多有才能的人。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~,端委缙綎。”※济,不读作jì。△褒义。用于指人材众多。


【词语济济多士】  成语:济济多士

猜你喜欢

  • 多露

    《诗.召南.行露》:“厌浥行露,岂不夙夜,畏行多露。”厌浥( ㄧˋ yì 邑):湿润。朱熹传:“言道间之露方湿,我岂不欲早夜而行乎?畏多露之沾濡,而不敢尔!盖以女子早夜独行,或有强暴侵凌之患。故托

  • 乘槎

    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旧说天河与海通连。有海边居民,见年年八月,海上有浮槎(竹木筏)去来,不失期。此人发奇想,立阁槎上,多赍(jī,携带)粮,乘槎去。……至一处,有城郭状,遥望宫中有织女,另一丈夫

  • 以死继之

    不惜一死来继续干到底。 表示决心很大,不可动摇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九年》:“臣竭股肱之力,加之以忠贞。其济,君之灵也。不济,则以死继之。”清.汪琬《诰赠文化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宋公墓志铭》:“外无蚍蜉蚁

  • 北风之恋

    源见“代马依风”。指对故土的怀念。《周书.杜杲传》:“长湖公军人等虽筑馆处之,然恐不能无北风之恋。王褒、庾信之徒既羁旅关中,亦当有南枝之思耳。”偏正 比喻对故乡旧土的怀念。语本《古诗十九首·行行重行行

  • 山中宰相

    《南史.陶弘景传》载:南朝梁.陶弘景初仕齐为左卫殿中将军,入梁,隐居于句容县句曲山(即茅山,在江苏省西南部),武帝(萧衍)时屡加礼聘,并不出。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。时人谓

  • 却秦军

    同“仲连却秦军”。晋左思《咏史》之三:“吾慕鲁仲连,谈笑却秦军。”

  • 不知涕之无从

    涕:眼泪。 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些眼泪。 形容涕泪交流的样子。语出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孔子之卫,遇旧馆人之丧,使子贡说骖而赙之。夫子曰:‘予向者入而哭之,遇于一哀而出涕,予恶夫涕之无从也。’”后多引作

  • 尺帛之谏

    《战国策.赵策三》:“建信君贵于赵。公子魏牟过赵,赵王迎之,顾反至坐,前有尺帛,且令工以为冠。工见客来也,因辟。赵王曰:‘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,愿闻所以为天下!’魏牟曰:‘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,则王

  • 季子椎

    同“悬梁刺股”。清查慎行《送叔毅南归》诗:“封书病检山妻药,陈策慵探季子椎。”

  • 承乏摄官

    见“摄官承乏”。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4卷:“(东平王)略对曰:‘臣在本朝之日,~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