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沽名邀誉

沽名邀誉

又作“沽名钓誉”。沽:买。名:名声。邀:求得。誉:赞誉。指用手段求得名声和赞誉。白潢(?-1737年),字近微,汉军镶白旗人。初授笔帖式(满语,汉译书记官,掌翻译、缮本、帖写等),迁侍读(为帝王讲读经、史,并勘对本章、检校签票等)。调白潢任江西巡抚时,南昌、吉安、抚州、饶州四府旧有落地税(旧时对各地城镇集市交易物品所征之捐税,成为清代厘金之一种。对农民、小贩上市售卖的农副产品,不管价值大小,都征落地税。且各地重复征收)有一千三百多两白银,并设置大使征收。白潢因为官吏及差役苛刻征收税金,就命令停止征收落地税,改由巡抚、司道、公捐银代为缴纳,假造编写缴纳落地税金的人名册上报管理财政收支的户部。清圣祖康熙帝说:国家治理制度的钱粮赋税,岂可任意作出增加或减少?若是这个落地税不应当征收,白潢应当上奏请求免除,怎么可以拿公共捐银代为完纳落地税,而运用手段求得名声和赞誉呢?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89《迈柱传附白潢传》10257页:“潢抚江西时,南昌、吉安、抚州、饶州四府旧有落地税千三百两有奇(奇零),设大使征收。潢以官役苛征,令停收。巡抚、司道公捐代纳,伪编纳税人名册报部。”“上曰:‘国家经制钱粮,岂可意为增减?若此税不当收,潢当请豁免,何得以公捐代完,沽名邀誉?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36回:“好好的一个清静洁白女子,也学的沽名钓誉。”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56回:“倘或我只顾沽名钓誉的,那时酒醉赌输,再生出事来,我怎么见姨娘?”


见“沽名钓誉”。《清史稿·迈柱传》:“国家经制钱粮,岂可意为增减?若此税不当收潢当请豁免,何得以公指代完,~?”


【词语沽名邀誉】  成语:沽名邀誉汉语词典:沽名邀誉

猜你喜欢

  • 匏瓜徒悬

    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……吾岂匏瓜也哉?焉能系而不食!’”佛肸(读bìxiē)派人来请孔子,孔子表示要去。但子路提出,夫子过去说过,对于曾做过坏事的人,君子就不该上其圈套。佛肸佔据中牟反叛,夫子为

  • 东家夫子

    源见“东家丘”。指邻家有才德的人。清钱谦益《续次敬仲韵》之二:“北郭先生生已老,东家夫子子为恭。”【词语东家夫子】  成语:东家夫子汉语大词典:东家夫子

  • 桂枝芳

    源见“五桂联芳”。称美他人之子。元耶律楚材《祝忘忧居士寿》诗:“酷似燕山 窦十郎,灵椿初老桂枝芳。”

  • 小奚

    同“小奚奴”。清张岱《陶庵梦忆.冰山记》:“是夜席散,余填词督小奚强记之。”【词语小奚】   汉语大词典:小奚

  • 亡羊歧路

    源见“歧路亡羊”。比喻事理复杂多变,难以找到正确方向,易入歧途。柳亚子《读史》诗之二:“大错无端铸六州,亡羊歧路误清流。”【词语亡羊歧路】  成语:亡羊歧路

  • 淡妆浓抹

    宋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诗: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妆饰打扮。常含不论何种打扮之意。《黑籍冤魂》十八回:“衣裳着得也俏,淡妆浓抹,总称他的高兴。”并列 原指西湖景色优美

  • 召棠

    同“召公棠”。南朝 梁刘孝绰《栖隐寺碑铭》:“召棠且思,羊碑犹泣。”【词语召棠】   汉语大词典:召棠

  • 褰裳

    《竹书纪年》卷上:“〔十四年卿云见,命禹代虞事〕帝乃再歌曰:‘日月有常,星辰有行……精华已竭,褰裳去之。’于是八风循通,庆云丛聚……舜乃设坛于河,依尧故事。”此记上古尧、舜相继禅让帝位之事,后因以“褰

  • 上竿鱼

    宋.欧阳修《归田录》二:“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,终不得一馆职……其初受敕修《唐书》,语其妻刁氏曰:‘吾之修书,可谓猢狲入布袋矣。’刁氏对曰:‘君于仕宦,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?’”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,虽然

  • 敩学相长

    见“教学相长”。明·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·责善》:“使吾而是也,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,因得以去其非,盖~也。”【词语敩学相长】  成语:敩学相长汉语大词典:敩学相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