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玉台新咏》卷五南朝梁.柳恽《江南曲》:“汀洲采白苹,日落江南春。洞庭有归客,潇湘逢故人。”南朝梁.柳恽写江南春景诗有“汀洲采白萍”句。因柳恽当时为吴兴太守。故用“柳家汀洲”咏吴兴之典。唐.朱长文《吴
《旧唐书.冯元淑传》:“〔元淑〕历浚仪、始平二县令,皆单骑赴职,未尝以妻子之官。所乘马,午后则不与蒭,云令其作斋。身及奴仆,每日一食而已。”佛教以过午不食为斋,元淑之马午后即不与蒭,故被称为斋马。后用
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去曹适宋,与弟子习礼大树下。宋.司马桓魋欲杀孔子,拔其树。孔子去。”魋,音tuī。宋国司马桓魋仇恨孔子欲杀之。后以此用为仁人君子遭人仇恨遇险之典。《文选》卷五三李萧远《运命论
晋.陶潜《归去来辞.序》:“余家贫,又心惮远役,彭泽县去家百里,故便求之。及少日,眷然有归与之情,自免去职,因事顺心,命篇曰《归去来》。”晋代名诗人陶潜家贫,做官亦不敢远去,就近在离家百里的彭泽县做了
战国时魏人范雎,曾被魏中大夫须贾谮之于魏相而遭毒打。后范雎化名张禄逃到秦国,作了秦相,准备出兵伐魏。魏使须贾于秦。范雎化妆成仆人去试探须贾,须贾见他衣着破旧,取一绨袍相赠。范以其尚有故人之情,免其一死
源见“一饭千金”。指饥饿者遇到救助。清李渔《慎鸾交.情访》:“今日呵,又不是王孙遇漂母,林宗过茅,为甚把盘中草蔬俱尝到?”
同“鸿飞冥冥”。清唐孙华《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》诗:“但看鸿避弋,谁想凤仪庭?”
《战国策.齐四》:“战国齐孟尝君(姓田名文)食客冯谖弹铗而歌:‘长铗归来乎!食无鱼。’”战国时,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,分上中下三等待遇。冯谖初以下士为食客,但他不甘下士待遇,三次弹铗作歌,其中一
吃着:吃饭穿衣。 表示一辈子丰衣足食,生活富裕。语出宋.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一四:“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,戏语之曰:‘状元试三场,一生吃着不尽。’沂公正色答曰:‘吾平生之志,不在温饱。’”《石点头.贪
见“不蔓不枝”。欧阳予倩《谈昆剧〈十五贯〉和〈长生殿〉的演出》:“现在台上演的把熊友蕙和侯三姑的一般情节删去,只留熊友兰与苏戌娟的一条线,干干净净八场戏,~,我以为异常好。”【词语不蔓不支】 成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