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荆轲(Kē科)在秦王政(即秦始皇)面前把地图展开到最后,露出匕首。后以此典比喻义士拼死抗争的壮烈行为。或比喻真相毕露,誓不两立。战国末,公元前227,荆轲,字公叔,奉燕国太子姬丹之命,与秦舞阳(一作
夫子:特指孔子。没:死亡。微言:精深微妙的言辞。 孔子死后,精妙的言辞也就绝迹了。 古代对孔子的赞颂之辞。语出汉.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及天子没而微言绝,七十子卒而大义乖。”《汉书.艺文志》:
同“拄笏看山”。宋苏轼《再用前韵寄莘老》:“困穷谁要卿料理,举头看山笏拄颊。”
同“麒麟阁”。元乔吉《折桂令.张谦斋左辖席上索赋》曲:“多少英雄,不到麒麟。”【词语麒麟】 汉语大词典:麒麟
同“斑衣”。明刘基《怡山堂记》:“从以诸孙,斑裳彩衣,徜徉乎其中。”
参见:轼蛙【词语怒蛙】 汉语大词典:怒蛙
同“画麒麟”。唐白居易《不如来饮酒》诗之四:“何曾画麟阁,只是老辕门。”
《三国志.魏书.田豫传》:“田豫,鱼阳雍奴人也。……征为卫尉。屡乞逊位,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壯,书喻未听。豫书答曰:‘年过七十而以居位,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,是罪人也。’”蔡邕《独断》:“夜漏尽,鼓
源见“狗尾续貂”。借指滥封的高官。宋刘辰翁《水调歌头.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》词:“狗尾貂蝉满座,贝带鵔鸃弄粉,一舆一臣台。”
同“犯鳞”。《旧唐书.高宗纪论》:“虚襟似纳于触鳞,下诏无殊于扇暍。”明王世贞《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》诗:“爱主投经术,如何遂触鳞?”【词语触鳞】 汉语大词典:触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