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平地成

天平地成

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《夏书》曰:‘地平天成’,称也。”杜预注:“《夏书》,逸书。地平其化,天成其施,上下相称为宜。”《孔子家语.五帝德》:“〔〕命二十臣,率旧职,躬己而已,天平地成,巡守四海。”治水成功,地正其势,天循其时。后因以“天平地成”谓万事安排妥当,天下太平。南朝 陈徐陵《劝进元帝表》:“其文昭武穆,跗萼也如彼;天平地成,功业也如此。”


并列 原指大禹治水成功,地正其势,天绪其时。形容一切就绪。后比喻万事安排妥帖,天下太平。语本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地平天成。”孔传:“水土治曰平,五行叙曰成,因禹陈九功而叹美之。”《孔子家语·五帝德》:“命二十二臣,帝尧旧职,躬己而已,~,巡守四海。”南朝陈·徐陵《劝进元帝表》:“其文昭武穆,跗萼也如彼;~,功业也如此。”△用于社会方面。→地平天成。也作“天成地平”。


【词语天平地成】  成语:天平地成汉语词典:天平地成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裘三十年

    源见“晏子裘”。誉称节俭。唐高蟾《道中有感》诗:“一醉六十日,一裘三十年。”

  • 入海求仙

    汉司马迁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(卷六):“齐人徐市等上书言:‘海中有三神山,名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僊(同仙)人居之。请得斋戒,与童男女求之。’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,入海求僊人。徐市等入海求神药,数岁

  • 人生若寄

    同“人生如寄”。晋陶潜《荣木》诗:“人生若寄,憔悴有时。”见“人生如寄”。晋·陶潜《荣木》:“~,憔悴有时。”【词语人生若寄】  成语:人生若寄汉语大词典:人生若寄

  • 吏催租

    宋.费袞《梁溪漫志》:“谢无逸尝从潘邠老求近作,邠老答曰:‘秋来景物,件件是佳句,恨为俗气所蔽。昨日清卧,闻搅林风雨声,欣然起题其壁云:‘满城风雨近重阳。’忽催租人至,遂败意,止此一句奉寄。’”宋潘大

  • 六耳不通谋

    同“六耳不同谋”。元关汉卿《蝴蝶梦》二折:“岂不闻三人误大事,六耳不通谋?”【词语六耳不通谋】  成语:六耳不通谋汉语大词典:六耳不通谋

  • 临表涕泣,不知所云

    表:古代章奏的一种。 写表时激动得流泪,不知道还要说些什么。 旧时形容大臣奏事时忠诚款款的情状。语出三国.蜀.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臣不胜受恩感激,今当远离,临表涕泣,不知所云。”清.随缘下士《林

  • 辞金马

    源见“玉堂金马”。指离朝。唐王维《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》:“清晨听银虬,薄暮辞金马。”

  • 回日画眉看

    唐.孟棨《本事诗.情感篇》:“朱滔括兵,不择士族。有士子,容止可观,滔召问有妻否?曰有。即令作《寄内诗》,援笔立成。词曰:‘握笔题诗易,荷戟征戍难。惯从鸳被暖,怯向雁门寒。瘦尽宽衣带,啼多渍枕檀(浅红

  • 霜露之感

    《礼记.祭义》:“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凄怆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”郑玄注:“非其寒之谓,谓凄怆及怵惕,皆为感时念亲也。”后因以“霜露之感”谓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。唐王勃《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》:

  • 乌白马角

    同“乌头白,马生角”。南朝 宋鲍照《代白纻舞歌辞》之四:“思君厚德委如山,洁诚洗志期暮年,乌白马角宁足言!”并列 乌鸦变白,马头长角。比喻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。语本《史记·刺客列传赞》:“太史公曰:‘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