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一倡一和”。谓一人首唱,他人相和,互相应答。后亦指以诗词相酬答。《礼记.乐记》:“倡和清浊。”孔颖达疏:“先发声者为倡,后应声者为和。”宋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五:“〔陈后主〕与幸臣各制歌词,极
参见:逆鳞
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戏谑体胖腹大贪睡。清赵翼《六言》:“孝先任嘲便腹,坡老争让出头。光焰不能万丈,声名那得千秋?”
《诗经.郑风.有女同车》:“有女同车,颜如舜华。将翱将翔,佩玉琼琚。彼美孟姜,洵美且都。”此是《有女同车》诗首章,意为:有一个女子与我同车,容貌美丽如同木槿花。她的行步像鸟儿翱翔,佩玉琼琚合拍作响。那
《论语.里仁》“子曰:‘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’”朱喜注:“常知父母之年,则既喜其寿,又惧其衰。”一方面以父母的高寿而欣喜,一方面以父母的变老而恐惧。形容忧喜兼有的复杂心情。后因以
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夫秦为无道,故沛公得至此。夫为天下除残贼,宜缟素为资;今始入秦,即安其乐,此所谓助桀为虐。”桀,夏朝最后一个君主,相传是一个暴君。后以“助桀为虐”谓帮助坏人作坏事。唐刘知幾《史通
源见“蒹葭玉树”。谓与人攀交自惭形秽。谦词。宋欧阳修《答王内翰范舍人》诗:“自昔居前消糠秕,幸容相倚愧蒹葭。”
源见“鲁连辞赏”、“鲁连蹈海”。指不慕富贵,慷慨有气节。明武宗《刘基赠谥太师文成诰》:“受爵能让,怀辞金蹈海之风;成功不居,从辟谷封留之请。”并列 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。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载:
怨恨命运,责怪别人,埋怨一切。孔子说,没人能了解我呀!子贡问他,这是为什么呢?孔子答道,不怨恨天,不责备人,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,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。知道我的,只有老天吧!【出典】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
见〔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〕。见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。晋·陶潜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然汝等虽不同生,当思~之义。”【词语四海皆兄弟】 成语:四海皆兄弟汉语大词典:四海皆兄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