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声色狗马

声色狗马

声乐、女色、狗、马都是达官贵人的玩物。泛指荒淫的享乐生活。又作“声色犬马”。见隋齐王杨暕(jiǎn简)的事迹。杨暕(584-617年),字世朏(fěi匪),小字阿孩。隋炀帝子。开皇中立为豫章王,后为内史令。仁寿中,拜扬州总管沿淮以南诸军事。炀帝即位后,进封齐王,历任豫州牧、雍州牧、河南尹等。史称其性格骄侈,亲近小人,经常做一些不法之事,并派遣亲信,四处寻求声色狗马。大业十四年(618年),杨暕在江都宫与其父炀帝同时被杀。

【出典】:

隋书》卷59《炀三子·齐王暕传》1442页:“暕颇骄恣,昵近小人,所行多不法,遣乔令则、刘虔安、裴该、皇甫谌、库狄仲錡、陈智伟等求声色狗马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郑若庸《玉块记·博弈》:“朝从博徒饮,暮有娼楼期。指廪偿酒债,堆金选蛾眉。声色狗马外,其余一无知。”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93回:“可知那声色犬马,奇技淫物,适足以起大盗觊觎之心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续黄粱》:“声色狗马,昼夜荒淫,国计民生,罔存志虑。” 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诗歌之敌》:“宋玉、司马相如之流,就受着这样的待遇,和后来的权门的‘清客’略同,都是位在声色狗马之间的玩物。”


并列 声色,指歌声和美色。狗马,指豢养狗、骑马等剥削阶级行乐方式。形容统治者寻欢作乐、荒淫无耻的生活。语出《隋书·齐王杨传》:“颇骄恣,呢近小人,所行多不法,遣乔令则、刘虔安、裴该、皇甫谌、库狄仲锜、陈智伟等求声色狗马。”宋·李清照《〈金石录〉后序》:“于是几案罗列,枕席狼藉,意会心谋,目往神授,乐在~之上。”△贬义。 用于奢侈品性类。↔一尘不染 轻装简从。也作“狗马声色”、“声色犬马”。


【词语声色狗马】  成语:声色狗马汉语词典:声色狗马

猜你喜欢

  • 轲亲教子

    源见“孟母择邻”、“孟母断机”。指良好的母教。明 邵璨《香囊记.讲学》:“幼习文章,曾佩轲亲教子方。”

  • 题襟

    同“汉上题襟”。清曹寅《程霱堂至诗以慰之》:“暂止题襟泪,江乡近若何?”【词语题襟】   汉语大词典:题襟

  • 梦月悬名

    《会稽先贤传》:“吴侍中阚泽,字德润,山阴人也。在母胎八月,而叱声震外。年十三,夜梦名字炳然县在月,后遂升进也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九八引)三国吴侍中阚泽十三岁时,曾梦见自己的名字在月亮中,后来他官

  • 壁中叟

    晋葛洪《神仙传.孙博》:“山间石壁,地上磐石,博入其中,渐见背及两耳,良久都没。又能吞刀剑十数枚,及壁中出入如孔穴也。”后遂以“壁中叟”称能穿墙越壁的神人。宋王安石《赠陈君景初》诗:“顾非避世翁,疑是

  • 示疾

    佛家语。凡佛菩萨和高僧得病,都称“示疾”。因为他们本身被认为是上天应机缘而示现之身,故得病谓示现有疾。唐刘轲《唐玄奘塔铭》:“自示疾至于升神,奇应不可殚纪。”殚( ㄉㄢ dān 丹):尽。【词语示

  • 清新俊逸

    唐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清新庾开府,俊逸鲍参军。”后以“清新俊逸”指清美新颖,不落俗套。宋曾巩《馆中祭丁元珍文》:“既精众作,于诗复尤。清新俊逸,与古为俦。读之洒然,可破百忧。”并列 清丽新奇,俊美

  • 楚之三户

    源见“亡秦三户”。指不畏强暴奋力抗争黑暗统治者的中坚力量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如是我闻二》:“当吴三桂拒命之时,彼已手戮桂王,断不得称楚之三户。”

  • 有意种花花不发,无心插柳柳成阴

    见〔着意栽花花不发,等闲插柳柳成阴〕。

  • 徐君剑

    同“徐墓剑”。清吴伟业《遇宋子建话故友有感》诗:“对酒徐君剑,披衿宋玉秋。”

  • 河朔饮

    清.钱谦益《初学记三.魏文帝典论》:“大驾都许(许昌),使光禄大夫刘松之北镇袁绍军,与绍子弟日共宴饮,常以三伏之际,昼夜酣饮,极醉,至于无知。云以避一时之暑,故河朔有避暑饮。”三国魏文帝时,光禄大夫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