叹良弓
源见“烹狗弓藏”。感叹功臣遭弃。元 薛昂夫《朝天曲.咏史》曲:“沛公,大风,也得文章用。却教猛士叹良弓,多了游云梦。”
源见“烹狗弓藏”。感叹功臣遭弃。元 薛昂夫《朝天曲.咏史》曲:“沛公,大风,也得文章用。却教猛士叹良弓,多了游云梦。”
源见“指白日”。谓以生死立誓。《新五代史.汉刘崇传》:“道揣周太祖意不在赟,谓太祖曰:‘公此举由衷乎?’太祖指天为誓。”见“指天誓日”。【词语指天为誓】 成语:指天为誓汉语大词典:指天为誓
战国楚.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天下之佳人,莫若楚国,楚国之丽者,莫若臣里。臣里之美者,莫若臣东家之子……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,至今未许也。”战国时,楚国文人宋玉写了一篇《登徒子好色赋》。他在赋中表明自
晋 郭颁《魏晋世语》:“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,再呈不可,意令松更动之,经时竭思不能改,心有忧色……会(钟会)取草视,为定五字。松悦服,以呈景王。景王曰:‘不当尔耶?’松曰:‘钟会也。’王曰:‘如此
《左传.哀公七年》:“大伯端委以治周礼,仲雍嗣之,断发文身,赢以为饰,岂礼也哉?……”子贡对吴国太宰伯嚭说:“周太伯穿朝服、戴朝帽实现周礼,仲雍继承太伯作君主,他剪断头发、又在身上刺花纹,赤裸着身体作
宋.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无一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江西庐山峰峦起伏,形态万千,重岩叠嶂,烟云缭绕,人在山中,极不易识其真貌。后用以比喻加以掩饰或隐藏不易识别的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怀才不遇之士。宋余靖《桂园早行》诗:“自堪悲玉璞,谁复筑金台?”【词语玉璞】 汉语大词典:玉璞
《三国志.王肃传》:“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,亦历注经传,颇传于世。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遇言:‘〔读书〕当以三馀。’或问三馀之意。遇言‘冬者岁之馀,夜者日之馀,阴雨者时之馀也’。”后因
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踣之。”后因以“踣鹿”比喻得到别人帮助或援助他人。清林则徐《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而且用诸国以并拒?夷,则有如踣鹿;若因?夷而并绝
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谓在野贤士得到君王重用。唐李白《代寿山答孟少府》:“早投竿诣麾,舍筑作相,佐周文,赞武丁。”【词语舍筑作相】 汉语大词典:舍筑作相
当做事合乎仁义的时候,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。 意谓做人应当勇于行仁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当仁不让于师。”唐.李鼎祚《周易集解序》:“当仁既不让于师,论道岂惭于前哲?”,明.高则诚《琵琶记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