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司马昭之心

司马昭之心

三国志.魏书.高贵乡公曹髦传》:“五月己丑,高贵乡公卒,年二十。”后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见威权日去(曹髦在位时,大将军司马昭掌握军政大权,一心想篡夺帝位),不胜其忿。乃召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散骑常侍王业,谓曰:‘司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。吾不能坐受废辱,今日当与卿(等)自出讨之。’……”

魏王朝曹髦在位时,大权旁落到大将军司马昭手里。司马昭一心想篡位,所以曹髦感到很不安。一次,在召集一些亲信官吏共商对策时,曹气忿地说出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也”的话。后来,司马昭果然杀了曹髦。

后因以“司马昭之心”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,是为贬义。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二卷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盖自汪精卫倡言反共亲日以来,张君劢、叶青等妖人和之以笔墨,反共派、顽固派和之以磨擦。假统一之名,行独霸之实。弃团结之义,肇分裂之端。司马昭之心,固已路人皆知矣。”


见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。《宋史·安惇传》:“无君之恶,同~;擅事之迹,过赵高指鹿为马。”


【词语司马昭之心】  成语:司马昭之心汉语词典:司马昭之心

猜你喜欢

  • 宓子携琴

    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美称县令赴任。清毛奇龄《陆明府之郏》诗:“车驱宓子携琴日,地列周王定鼎年。”【词语宓子携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宓子携琴

  • 弓剑之思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对已故帝王的追怀与哀思。清徐枋《顾氏松风寝记》:“而事关故国,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。”

  • 驱羊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“举风后、力牧、常先、大鸿以治民”唐张守节正义:“《帝王世纪》云: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,又梦人执千钧之弩,驱羊万群。帝寤而叹曰:‘风为号令,执政者也。垢去土,后在也。天下岂有姓

  • 曳尾涂中

    《庄子.秋水》:“庄子钓于濮水,楚王(楚威王)使大夫二人往先焉,曰:‘愿以境内累矣(愿以国内之事委托贤人而相累)!’庄子持竿不顾,曰:‘吾闻楚有神龟,死已三千岁矣,王巾笥(藏于笥而覆以巾)而藏之庙堂之

  • 目光如炬

    炬:火炬。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。原形容由于非常愤怒,眼睛要冒火的样子。后也借以形容洞察事物,眼光敏锐。檀道济(事迹见前“唱筹量沙”条)屡与魏军交战,战功赫赫,威名甚重,他手下的将领又都身经百战,他的儿子

  • 邺侯三万轴

    同“邺侯书”。宋苏轼《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》诗:“岂惟邺侯三万轴,家有世南行秘书。”【典源】 唐·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》诗:“邺侯家多书、插架三万轴,一一悬牙签,新若手未触。为人强记览,过眼不再读

  • 双瞳剪水

    唐.李贺《唐儿歌》:“头玉硗硗眉刷翠,杜郎生得真男子。骨重神寒天庙器,一双瞳人剪秋水。”瞳:瞳孔,指眼睛。“双瞳剪水”,形容双目炯炯有神,似秋水一样清澈明亮。明.周履靖《锦笺记.初晤》:“不要说什么,

  • 曲逆车

    源见“长者辙”。陈平仕汉封为曲逆侯。谓人有才学,为人器重。宋陈师道《和黄预感秋》:“门有曲逆车,谤甚北山女。”

  • 讼树

    同“讼棠”。宋宋庠《送刑部叶郎中出牧姑苏》诗:“欲知民乐意,讼树接维桑。”自注:“公先墅在霅溪,与苏台接境。”【词语讼树】   汉语大词典:讼树

  • 蒸藜不熟

    蒸野菜没蒸熟。曾参休妻故事。《孔子家语.七十二弟子解》:“(曾)参后母,遇之无恩,而供养不衰。及其妻以蒸藜不熟,因出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