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五斗解酲

五斗解酲

源见“刘伶好酒”。谓大量饮酒才能解除酒病。用为好酒疏诞之典。唐元稹《放言》诗之一:“五斗解酲犹恨少,十分飞盏未嫌多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十二引晋·裴启《语林》曰:“刘灵字伯伦,饮酒一石至酲 (cheng),复饮五斗。其妻责之。灵曰:‘卿可致酒五斗,吾当断之。妻如其言,灵咒曰:‘天生刘灵,以酒为名。一饮一石,五斗解酲。妇人之言,慎莫可听。’”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刘伶病酒,渴甚,从妇求酒。妇捐酒毁器,涕泣谏曰:‘君饮太过,非摄生之道,必宜断之!’伶曰:‘甚善。我不能自禁,唯当祝鬼神,自誓断之耳! 便可具酒肉。’妇曰:‘敬闻命。’供酒肉于神前,请伶祝誓。伶跪而祝曰:‘天生刘伶,以酒为名,一饮一斛,五斗解酲。妇人之言,慎不可听。’便引酒进肉,隗然已醉矣。”《晋书·刘伶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魏晋时名士刘伶 (一说作灵) 字伯伦,纵酒狂放,整天沉醉,口渴已极,向妻子要酒。妻子把酒倒掉,酒器毁掉,流着泪劝他:“君饮酒过度,对身体太不利,务必断了酒吧!”刘伶说:“很好。可我管不住自己,只有向鬼神发誓,来断酒吧! 为我准备酒肉致祭。”妻子说:“就按你说的办。”即将酒肉供在神前,请刘伶起誓。刘伶跪下祝告说:“天生刘伶,以酒得名。一饮一石,五斗又醒。妇人之言,决不可听。”于是喝酒吃肉,又颓然醉倒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人纵情饮酒,放浪不羁。

【典形】 病酲、伯伦妇、谏伯伦、解酲、刘伶不戒、刘妻劝谏、五斗、五斗酲、五斗先生、咒酒卮、刘伶五斗、笑刘伶、刘伶酒、刘伶妇。

【示例】

〔病酲〕 宋·陆游《咸齑十韵》:“刘伶病酲相如渴,长鱼大肉何由荐。”

〔伯伦妇〕 宋·梅尧臣《梅雨》:“已胜伯伦妇,一醉犹在旁。”

〔谏伯伦〕 宋·陆游《醉中作》:“有客要元亮,无妻谏伯伦。”

〔解酲〕 宋·黄庭坚《答明略并寄无咎》:“前日过君饮不多,明日解酲无五斗。”

〔刘伶不戒〕 元·张可久《山坡羊·酒友》:“刘伶不戒,灵均休怪,沿村沽酒寻常债。”

〔刘妻劝谏〕 唐·白居易《家酿新熟每尝辄醉》:“刘妻劝谏夫休醉,王侄分疏叔不痴。”

〔五斗〕 宋·陆游《初冬杂题》 之四:“五斗安能解醉酲,瞢腾睡眼怯窗明。”

〔五斗先生〕 清·唐孙华《江阴有刘伶墓》:“五斗先生不爱酲,何缘孤冢傍江汀。”

〔咒酒卮〕 唐·李商隐《咏怀寄秘阁旧僚》:“自晒成书簏,终当咒酒卮。”


【词语五斗解酲】  成语:五斗解酲汉语词典:五斗解酲

猜你喜欢

  • 步步金莲

    源见“金莲步”。形容女子步态娇美。元白朴《沁园春.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》词:“步步金莲,朝朝琼树,宫殿吴时花草香。”

  • 轵道之灾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,遂至霸上,使人约降子婴。子婴即系颈以组,白马素车,奉天子玺符,降轵道旁。”公元前二〇六年刘邦大破秦军,进驻霸上。秦王子婴坐着白马拉的素车,捧着皇

  • 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

    《战国策.赵策一》:“前事之不忘,后事之师。”师:师表,榜样。记取以前的经验教训,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。唐.陈子昂《谏用刑书》:“臣每读《汉书》至此,未尝不为戾太子流涕也。古人云,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,伏

  • 孝为百行之首

    百行:多方面的品行。 孝顺父母在各种品德中应被列为首位。这是古代儒家的传统观点。语出《玉海》卷一一引郑玄《孝经序》:“孝为百行之首。”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赵岐章句:“孝,百行之首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王

  • 骑鹤上维扬

    同“骑鹤上扬州”。宋孙惟信《阮郎归》词:“许谁骑鹤上维扬,温柔和醉乡。”【词语骑鹤上维扬】  成语:骑鹤上维扬汉语大词典:骑鹤上维扬

  • 出关周史

    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指弃官出关、西赴流沙隐遁的老子。借指弃官归隐。周史,周代的史官,老子曾为周之守藏史、柱下史,故称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.丙辰生日》:“做取出关周史,莫做他、下山园 绮。”

  • 闻虎啸

    源见“虎溪相送”。喻与僧人相别。清程先贞《十月初以事至东皋》诗:“白社归来闻虎啸,《黄庭》写出换鹅群。”

  • 栖粮

    同“栖亩”。宋宋祁《皇帝幸玉津园省敛颂》:“揉耒以识帝农之来,栖粮而歌东户之泰。”【词语栖粮】   汉语大词典:栖粮

  • 槐安

    同“槐安国”或“槐安梦”。宋范成大《次韵宗伟阅香乐》:“尽遣馀钱付桑落,莫随短梦到槐安。”元范康《竹叶舟》二折:“分明是一枕槐安,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。”【词语槐安】   汉语大词典:槐安

  • 画虎无成

    源见“画虎不成反类狗”。比喻模仿他人,无所成就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刺奸》:“仗三尺龙泉,扫降腥垢。肯做画虎无成,反落他人后。”【词语画虎无成】   汉语大词典:画虎无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