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编书是帝王师

一编书是帝王师

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(注:圯,桥),有一老父,……出一编书,曰:‘读此则为王者师矣。后十年兴。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’遂去,无他言,不复见。旦日视其书,乃《太公兵法》也。”

秦末,张良曾在博浪沙求力士狙击秦始皇不中。传说他逃至下邳,遇黄石公,得《太公兵法》。后辅佐刘邦,运筹决胜,果为王者为师。后因用为咏军师元戎的典故。

宋.辛弃疾《木兰花慢.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》词:“一编书是帝王师,小试去征西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魏侯重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二》:“魏文侯令乐羊将,攻中山,三年而拔之,乐羊反而语功,文侯示之谤书一箧,乐羊再拜稽首曰:‘此非臣之功,主君之力也。’”战国时期魏文侯信任乐羊而不听谗言。后以“魏侯重”喻指人主信任重用

  • 高山景行

    《诗.小雅.车舝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高山,喻高尚的德行。景行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后以“高山景行”比喻崇高的德行。三国 魏曹丕《与钟大理书》:“高山景行,私所仰慕。”并列 高山,比喻道德崇高;景

  • 学稼

    源见“樊迟稼”。指文士务农。唐钱起《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》诗:“禄微赖学稼,岁起归衡茅。”唐卢纶《酬李端长安寓居偶见寄》诗:“学稼功还弃,论边事亦沉。”【词语学稼】   汉语大词典:学稼

  • 商羊识雨

    同“商羊舞”。宋孔武仲《江豚诗》:“乌鹊知风,商羊识雨。”

  • 煦濡

    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谓给予惠爱。明张居正《吴镜川暨淑人合葬墓志铭》:“与乡人处,恂恂煦濡,不为崖异。”王闿运《王兵备》诗序:“若其艰危,煦濡相从。”【词语煦濡】   汉语大词典:煦濡

  • 齞历

    《文选.宋玉〈登徒子好色赋〉》:“蓬头挛耳,齞唇历齿。”李善注:“《说文》曰:齞,张口见齿也;历,犹疏。”后因以“齞历”形容面容丑陋。宋秦观《春日杂兴》诗之二:“缪挟江海志,耻为升斗谋;齞历难刻画,贱

  • 鼎湖龙髯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借指已故帝王。唐李峤《汾阴行》:“珠帘羽扇长寂寞,鼎湖龙髯安可攀?”

  • 宿瘤采桑

    汉.刘向《列女传.齐宿瘤女》:“宿瘤女者,齐东郭采桑之女,闵王之后也。项有大瘤,故号曰‘宿瘤’。初,闵王出游,至东郭,百姓尽观,宿瘤采桑如故。王怪之,召问曰:‘寡人出游,车骑甚众,百姓无少长皆弃事来观

  • 过五关

    源见“过五关斩六将”,比喻战胜重重困难。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7期:“而也就是铁人,既敢于过五关,还不忘记走麦城,敢于面对失败的教训。”【词语过五关】   汉语大词典:过五关

  • 半疑半信

    同“半信半疑”。唐 元稹《古筑城曲》:“因兹请休和,虏往骑来过。半疑兼半信,筑城犹嵯峨。”《朱子全书》卷十六:“若他人听过了,半疑半信,若存若亡,安得不惰。”见“半信半疑”。唐·元稹《古筑城曲五解》之